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好作文 什么样 ———写好作文的20个微技法 ( 好作文什么样 ). 7.什么样的结尾格调高 ———-学会结尾 微技法 结尾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同围棋对弈中棋局终了前的收官阶段,一招不慎,可能导致全局的失利。古人把好的文章结尾称为“豹尾”,足见结尾在一篇文章中的力度和重要性。同学们的作文结尾易犯的毛病有:①画蛇添足。即全文已结束,但作者仍不放心,偏要多说几句,把无需交待的人物下落一一交待,把本可悟出的含义一语捅破。②空喊口号。在结尾处为表明自己的立场、态度,大喊着与文章内容无关的口号。③拖泥带水。结尾意思已经明了,却迟迟不肯收尾,冲淡了文章的主题。 (一)以事件的结局作为文章的结尾 在记叙文中,有的作者,在叙述核心事件时,把事件的结局单独提出来,作为文章的结尾,故事结束了,文章也就结尾了。有的作者,将核心事件的起因、进过、结果全部叙述完,然后另起一自然段(有的甚至两个或几个小自然段),额外书写文章的结尾。以事件的结局作为文章的结尾,前一讲已经讲过,这里不再重复。 (二)总结+画龙点睛式结尾 先运用一两句话,对上文书写的景、物、事件,从表面现象上做概括总结,收束全文,然后话锋一转,透过现象,深入到本质层面,高度凝练的阐述或表达自己的写作目的———为了抒情而写的,直接抒情;为了赞美(批驳)人品的,直接赞美(批驳)具体人物具体人品;为了揭示某个哲理,给人启迪的,直接将故事蕴含的理性揭示出来;为了表现人物情趣追求的,直接表达这种追求,坦坦荡荡的交代写作目的。“画龙点睛”一词的含义在这里充分体现,文章主体部分是素描“画龙”,本段前面概括总结主体表象内容是白描“龙”的轮廓;而接下来明确写作目的的部分就是“点睛”。 1.总结+抒情式点睛 例如:时光的齿轮飞旋,奶奶和奶奶讲述的故事,早已化成了记忆中的点点落红。当一个个黄昏或夜晚来临的时候,看着老槐树下轻摇的蒲扇,聆听着邻里爷爷奶奶讲述的故事,怎能不牵动我思念的情愫,在追忆中泪水涟涟呢?奶奶,你可知道,我是多么的想你! 总结+明理式点睛 例如:时光的齿轮飞旋,奶奶和奶奶讲述的故事,都化成了记忆中的点点落红。然而那些摇着蒲扇的夜晚,那些感人的故事给我的教益,始终铭刻于心:这个世界没有绝对善良的人,别人的善良靠自己的善良行为唤醒! 3.总结+赞美(批判)人品式点睛 例如:时光的齿轮飞旋,奶奶和奶奶讲述的故事,都化成了记忆中的点点落红。然而那些摇着蒲扇的夜晚,那些感人的故事告诉我:在她的生命长卷上,每一行、每一字、每一笔都精心地勾画着善良,表现着善良,张扬着善良的意境和光芒! 4.总结+情趣追求式点睛 时光的齿轮飞旋,奶奶和奶奶讲述的故事,都化成了记忆中的点点落红。然而那些摇着蒲扇的夜晚,那些感人的故事告诉我:奶奶的一生,就是虔诚膜拜善良的一生,她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为了实现自己追求生命的至善境界,为善而生,为善而死,更希望我们这些后生小子,都能成为善良的化身! (三)总结+画龙点睛+升华主题式结尾 升华主题的方式:1.由一人,拓展为多人;2.由小范围,拓展为大范围;3.由认识转化为行动;4.由现实,拓展为影响。5.围绕一个行为或事物,多角度挖掘意义。 1.总结 + 画龙点睛 + “由一人拓展为多人”升华主题式 例如:李老师一天的工作结束了。在这短短的一天里,她用实实在在的教育行动,演绎着自己勤劳朴实、恪守责任、为人师表的人生。李老师只是个普通的老师,只是中国千百万老师中的一员,但正是这千百万个普普通通的李老师,用青春和生命,推动了我国的昨天、推动着我国的今天的教育事业,由一穷二白,走向繁荣昌盛,走向世界前列。(由一个李老师———到千千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