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9408

八年级历史(中图版)下册导学案:第二单元 第3课“文化大革命”

日期:2025-10-2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56次 大小:19448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八年级,历史,图版,下册,导学案,第二
  • cover
第3课 “文化大革命” 一、动乱与抗争 1.动乱 (1)原因:毛泽东对国内政治形势作出_____判断,认为国家面临_____的危险。 (2)开始:_____,中 出卷网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局发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8月,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标志着“_____”的开始。 (3)动乱:“文化大革命”开始后,_____、_____等乘机煽动“_____”,国家陷入一片混乱。 (4)最大的政治冤案: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家主席_____被迫害致死。2.抗争 (1)背景:“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国家陷入混乱局面,一些干部和群众奋起抗争。 (2)二月抗争:1967年,_____、_____、_____、_____等老一辈革命家严厉指责林彪、江青一伙的胡作非为,被诬为“_____”。 二、两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 1.两个反革命集团的形成 “文化大革命”中,分别形成了以_____和_____为首的两个反革命集团。 2.林彪集团覆灭 由于林彪图谋夺取最高权力,策划_____,被察觉后仓皇叛逃,摔死在蒙古国境内,这一事件被称为“九一三事件”。 3.经济的恢复 (1)林彪集团被粉碎后,_____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恢复经济,使各方面工作有了一定转机。 (2)周恩来住院后,_____接替周恩来,继续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_____得到恢复。 4.粉碎“四人帮” (1)阴谋夺权:江青等人借批判林彪的机会,屡次对_____和_____发起攻击,妄图夺取党和国家_____。 (2)粉碎:_____,中共中央政治局将江青等隔离审查,粉碎了“_____”。 (3)影响:“文化大革命”结束。 答案:一、1.(1)错误 资本主义复辟 出卷网 (2)1966年5月16日 文化大革命 (3)林彪 江青 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4)刘少奇 2.(2)叶剑英 徐向前 谭震林 陈毅 二月逆流 二、1.林彪 江青 2.反革命政变 3.(1)周恩来 (2)邓小平 国民经济 4.(1)周恩来 邓小平 最高领导权 (2)1976年10月6日 四人帮 【问题1】 怎样看待“文化大革命”? 探究:“文化大革命”是以“ 出卷网革命”的名义进行的,但它不是一场任何意义上的革命,也绝不可能带来任何的社会进步。它实质是一场内乱,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内乱。 【问题2】 有人说,“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经济有一定程度的发展,所以说“文化大革命”并非一无是处。对这种观点,你有何看法? 探究: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文化大革命” 出卷网中推行的一整套“左”的政策,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使国民经济遭受了严重的破坏。但“文化大革命”十年间我国经济建设仍有发展,成就如下表: 1966~1976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 出卷网 “文化大革命”期间经济的发展,是 出卷网周恩来、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的结果,是广大群众、干部抵制“左”倾错误的结果,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的破坏,我国经济建设会取得更大成就。 1.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 出卷网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犯过“左”的或右的错误,“左”的是主要的。其中,时间最长、最严重的“左”的错误是( )。 A.反右斗争扩大化 B.“大跃进”运动 C.农村人民公社化 D.“文化大革命” 2.“文化大革命”中,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惨遭批斗,失去人身自由。这突出表明“文化大革命”期间( )。 A.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 B.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C.教育科学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口号是历史的浓缩,从口号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一个真实的历史。“打倒一切”“造反有理”“停产闹革命”这类口号出现在( )。 A.新中国成立初期 B.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三大改造时期 4. 阅读:1966~1968年我国经济状况统计 请回答: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