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95451

第2节 跨学科实践:制作简单杆秤(教案)(表格式)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日期:2025-04-20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2次 大小:11260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物理,八年级,人教,学年,2024-2025,格式
  • cover
第2节 跨学科实践:制作简单杆秤 教材分析 一、课标分析 知道简单机械。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杠杠的平衡条件。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是八年级上册教材的最后一章,本章对发展学生模型建构的科学思维极其重要。这一节是第一节杠杆内容的延伸,突出教学重点的关键是要引导学生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设计并制作杆秤,在设计、实施和交流等方面给学生创造参与的机会,使他们加深体验。但要注意根据学生情况把握好分寸,因为这个跨学科实践的设计和实施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初步形成形象思维,有一定的力学基础,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画力的示意图,有初步的作图能力,而且他们对日常生活中的杠杆,例如剪刀,跷跷板等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他们对杆秤的认识是感性的,比较肤浅、片面。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去观察、讨论、实践,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加深对杠杆的理解。 教学目标 1.了解杆秤的结构和特点。 2.制作一个杆秤。 3.通过活动,进一步加强对杠杆五要素和杠杆平衡条件知识点的理解。 核心素养 学生通过制作杆秤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古代科技文明的发展,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 重点:能正确找到杆秤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五要素。 难点:制作杆秤。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环节一:导入新课(项目提出) 立夏称人的习俗寄托了人们对“清静安乐、福寿双全”的太平世界的祈望。通过称重,人们希望在炎热的夏季能够顺利度过,不会减重消瘦。 教师提问:立夏称人用的是什么工具? 今天我们就来制作一个简单的杆秤。 学生思考、交流,并回答问题:杆秤。 通过举例引起学生对杆秤的思考,激发学生制作杆秤的兴趣。 环节二:项目分析 一、杆秤的基本结构。 教师出示“杆秤”实物,并提问:杆秤分为几部分? 二、杆秤的使用 教师:我们现在知道了杆秤的基本组成,那大家知道如何使用杆秤吗? 三、杆秤的基本原理 教师:大家现在基本知道了杆秤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请问:使用杆秤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四、设计一个杆秤 教师:我们现在知道了杠杆的基本组成和基本使用方法,下面我们就先设计一个杆秤。要求:最大称重不少于100g,分度值为2g。 请大家思考一下几个问题: (1)我们要制作的杆秤的秤杆用什么材料? (2)提扭和秤盘的位置如何确定? (3)如何确定秤盘的零刻度位置? 例1.《墨经》最早记述了秤的杠杆原理。图中“标”“本”表示力臂,“权”“重”表示力。以下说法符合杠杆平衡原理的是( B ) A.“权”小于“重”时,A端一定上扬 B.增大“重”时,应把“权”向A端移 C.“权”小于“重”时,“标”一定小于“本” D.增大“重”时,应换用更小的“权” 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秤杆、提扭、秤砣、秤盘等。 学生思考、交流,并回答: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学生思考、交流,并提出各自的方案。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实践,逐步了解杆秤的基本结构、使用方法和原理。 让学生感受杆秤,了解杆秤,加深对杠杆的平衡条件的理解。 通过学生自主设计杆秤来为后面的制作打下基础。 巩固新知。 环节三:项目实施 引导学生按照教材第112页内容制作简易杆秤。 例2.物理教师在动物园内用弹簧测力计称出了一头大象质量,活动现场如图所示,测量时用到了吊车、铁笼等辅助工具,吊铁笼的横杆是一根很长的槽钢。称量前先将铁笼固定在槽钢一端,选取适当的悬挂点,使槽钢和铁笼在水平位置平衡,然后将大象引入铁笼,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住槽钢的另一端,使之再次平衡。关于称量过程,下列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铁笼越轻,称量结果越准确 B.槽钢越细(即越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