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97367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Unit 1 Science and Scientists Reading and Writing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02-23 科目:英语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51次 大小:2296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and,人教,Science,教案,Writing,Reading
  • cover
选择性必修 2Unit 1 Reading and Writing 教学设计 年级及学段 高二 教材分析 该部分有两个阅读语篇 ,分别题为“ The Father of China’s Aerospace ”“A World of Pure Thought ”,它们从不同的角度简要叙 述了科学家钱学森和史蒂芬 ·霍金的经历、重要贡献、性格特点以 及他们所具备的科学素养 。第一篇文章“ The Father of China’s Aerospace ”按照时间顺序概述了钱学森的一生,重点介绍了他曲 折的求学报国经历,以及他回国后克服困难,在航天科技领域所做 的开创性工作,文末还提及他广泛的爱好,以及这些爱好对他开展 科学研究的积极影响。第二篇文章“A World of Pure Thought ”重 点讲述了霍金早期成名的经历,突出了他顽强地与疾病做斗争、敢 于质疑、坚持梦想、勇于承认错误等可贵品质。 在写作策略和技巧上,两个语篇都有效使用了一些衔接词语, 如:however、nevertheless、because、in general、besides、furthermore、 above all 等。关注语篇的衔接和连贯是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较高要 求。阅读文本中的范例有助于学生领会、体验衔接词语的意义和作 用,为他们接下来完成写作任务提供指导。 学情分析 全广州市各层次所有学校的高二学生。 教学目标 经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 1. 基于阅读创作一篇文章谈论科学家的重要品质; 2. 用科学家生平事例支撑自己的观点; 3. 通过一些衔接词语让写作更加连贯。 教学重点与 难点 教学重点:思考并概括伟大科学家必备的品质;学会借事记人的手 法,用事例支撑自己的观点 教学难点:使用衔接词语让写作更加连贯 教学辅助 电脑教学平台 教学方法 支架式教学法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Step 1: Introduction 教师简单介绍课时目标。 让学生对本单元内 容有初步概念,明 确学习目标。 Step 2: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单元主阅读文本中的重 激活学生对于主题 Warm-up 点:研究步骤,并回顾讨论过的科学家精神, 语境的已有认知, 引入本课时主题。 帮助学生形成单元 内课时之间的衔 接。 Step 3: Pre-reading 教师让学生看教材插图、课文标题预测第一 篇阅读中的人物背景信息,并抛出阅读前问 题。 训练学生读前预 测、带着主线问题 阅读了解大意的能 力。 Step 4: Reading I 1. 利用时间轴梳理文章细节(即人物生平事 件),并回答阅读前布置的主线问题; 2. 根据梳理出的主要内容概括人物主要品 质。 训练学生利用思维 可视化模式梳理阅 读细节、并根据事 实概括的思维品 质。 Step 5: Reading II 基于第一篇阅读教师的示范,学生自行梳理 第二篇阅读的细节、根据细节概括人物品质。 训练学生利用思维 可视化模式梳理阅 读细节、并根据事 实概括的思维品 质。 Step 6: Post-reading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单元里主要学习过的三位 科学家共有的品质和精神。 训练学生概括的思 维品质,为后续写 作提供内容思路。 Step 7: Writing task 教师给出写作情景及三点具体的写作要求。 让学生明白为什么 而写、写什么、怎 么写。 Step 8: Pre-writing: Content 1. 教师提供以往学过的文章,引导学生思考 伟大的科学家还需要具备什么品质和精神; 2. 学生在总结出来的科学家品质中,排序并 选择认为最重要的三个品质; 3. 回顾阅读文章,归纳“借事记人 ”的写作 技巧。 通过激活旧知,激 活学生内容图式, 帮助学生深化对主 题语境的认识;通 过排序练习,训练 学生评价的思维品 质。 Step 9: Pre-writing: Structure 回顾阅读文章,梳理归纳: 1. 文章段落之间的关系(总分总); 2. 段落内部加强连贯的衔接词。 帮助学生明确写作 结构,使写作有章 可循;培养学生写 作的连贯性(段落 间及段落内) Step 10: Writing 学生在写作情景中,根据所学(内容、结构、 语言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