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98760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复习课件(共26张PPT)

日期:2025-04-2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7次 大小:16512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第二,单元,中古,时期,世界,复习
  • cover
(课件网) 《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了解中古时期欧亚地区不同国家、 民族、宗教和社会的变化,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状况, 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 中古时期的世界 时空坐标 阶段特征 1、政治上 欧洲: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产生了西欧的封建社会。拜占庭帝国一度繁荣,俄罗斯在反抗蒙古的斗争中逐渐崛起。 亚洲:西亚的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先后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南亚的笈多帝国和德里苏丹国先后兴起;东亚的日本和朝鲜学习唐朝制度,都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国家。 非洲:以加纳、马里和桑海为代表的古国先后兴起。 美洲: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则是古代美洲印第安文明的代表。 2、经济上:①西欧封建庄园盛行,城市工商业经济繁荣,天主教会是最大的封建主。②亚欧帝国的工商业经济发达,城市繁荣,商贸往来频繁。③古代非洲和美洲培育了一些重要的农作物,但经济总体落后。 3、文化上:①西欧城市大学得以发展,但天主教会控制着人们的精神生活。②亚非欧帝国(王国)文化各有特色,都城往往成为文化交流中心。 ③东亚的日本和朝鲜逐渐成为“中华文化圈”的组成部分。④美洲的三大印第安文明均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成就。 阶段特征 知识梳理 一、西欧封建社会 1.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 和 。 2.封君封臣制度 (1)原因: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 (2)内容 ①地方领主为其家族和亲兵提供 作为给养。封臣必须效忠 ,主要义务是 。 ②各级 都是土地事实上的占有者,享有土地上的司法、行政和经济等各种权力。 (3)影响 ①国王或皇帝通过封君封臣制度与各级封建主联系起来,成为西欧社会的 。 ②封建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政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 局面。 3.庄园 (1)性质:中古西欧基本的 。 (2)特点 ①耕地:由 和 组成。农民份地分为 和 。农奴和自由农民都要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还要向领主缴纳 。 ③庄园法庭:领主或其管家主持的 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维护庄园的秩序。 封君封臣制度 庄园制度 土地 农奴制度 封君 服兵役 封建主 统治阶级 分裂割据 农业经济组织 领主自营地 农民份地 租税 农奴份地 自由农份地 庄园法庭 项目 西欧封建社会 中国封建社会 时间跨度 形成背景 政治制度 阶级矛盾 经济制度 城市发展 思想文化 约5世纪———1500年 公元前475年———1840年 希腊罗马文明,日耳曼民族,基督教影响。 小农经济,地大物博,法家思想。 封君封臣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领主与农奴 地主与农民 庄园制 土地私有,小农经济为主 自治传统,起步较晚 无自治权,类型多,发展早 基督教垄断文化 儒家思想占主流 【拓展提升】比较中国和西欧的封建社会的 课程拓展 知识梳理 二、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 1.王权的加强 (1)原因:中古中后期,社会环境逐渐稳定,经济增长。 (2)表现 ① :国王在与贵族的斗争中强化权力,到 15 世纪晚期,英格兰逐渐形成了较为强大的王权。 ② :国王击败各地封建主,逐步扩大王室领地,到 15 世纪晚期,基本完成了法兰西的统一。 ③西班牙和葡萄牙:15 世纪末,形成于 半岛。 2.城市 (1)兴起原因:随着西欧封建社会走向稳定, 获得一定发展。10—11 世纪起,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 (2)城市自治 ①原因:封建主用对待农奴的方式对待 ,对市民的生产和经营活动造成影响。 ②手段: 、 、 。 ③意义:自治有利于 的发展;一些城市兴办大学;城市以金钱和人力支持王权,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王的 。 3.教会 (1)特权:拥有大量庄园和广袤土地,并向信徒征收 ;形成了从 到各级神职人员的等级制度。 (2)地位: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