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2019人教新版 第四章 地貌 地貌的观察 【课标要求】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说明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学习目标】 1.了解地貌观察的顺序和主要内容。 2.掌握地貌观察的方法,理解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准备工作 二、借助软件观察黄土地区地貌和人类活动 目录 一、地貌观察的准备工作 (知识准备、工具准备) 1.地貌观察的顺序 选择视野 开阔地方 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 观察描述 次一级地貌 观察描述 微观地貌 范围更小,需近距离观察,如河岸、坡 选择观察点,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 面积范围较小的山岭、河谷、黄土塬等 面积广大的宏观地貌类型,如五大地形类型 山 地 盆 地 高 原 平 原 丘 陵 河谷 河岸 2.地貌观察的内容 坡度 反映地貌的陡峻变化 高度 划分地貌类型:平原、高原、盆地、丘陵、山地 坡向 高度大、坡度大则陡峻 高度小、坡度小则平缓 面积 形状 形态要素 绝对高度 相对高度 反映地面起伏状况 常见描述:扇形、三角形、新月型、柱状、垄状、锥形等 其他 如物质组成、破碎程度、分布等 阳坡、阴坡 迎风坡、背风坡 相对高度 绝对高度 复习旧知:高度 地形 绝对高度 相对高度 平原 小于200m 小 丘陵 小于500m 一般小于200m 山地 大于500m 一般大于200m 高原 大于500m 边缘相对高度较大,内部相对高度较小 复习旧知:高度 坡度的表示: 垂直距离 坡度= 水平距离 坡度 ×100%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3.工具准备 ①实地考察:借助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坡度仪、指南针、GPS等 ②模拟地球软件观察:配合等高线地形图等 ③静态资料分析: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遥感影像、考察报告、论文等资料 二、借助Google earth软件观察黄土地区地貌和人类活动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小组合作,利用软件,认识洛川所在地区的大地貌单元的位置、类型和形态特征(高度、地面起伏和破碎程度等)。 活动一 海拔多在1000米左右,最大相对高度为460米,地面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结合经纬度位置,判断该地为黄土高原。 最高海拔:1285米 最低海拔:825米 接下来观察次级地貌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小组合作,利用软件,认识洛川所在地区的次一级地貌形态(高度、坡度及组合状况)、形状和面积等特征。 活动二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A:海拔942米 海拔1029米 C:海拔1022米 水平距离:250米 水平距离: 324米 B:海拔942米 A B A B A:海拔985米 D:海拔1056米 C:海拔1048米 水平距离175米 水平距离265米 B:海拔988米 C D C D A B C D A:海拔1041米 D:海拔1083米 C:海拔1110米 水平距离241米 水平距离240米 B:海拔1006米 水平距离2320米 三 二 一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A B C D A:海拔1041米 D:海拔1083米 C:海拔1110米 水平距离241米 水平距离240米 B:海拔1006米 水平距离2320米 黄土塬 海拔在1000米以上,顶部平坦开阔,面积可达数平方千米; 边缘陡峭(坡度可达28%=25.2°); 黄土土层深厚。 根据相对高度和坡度可判断坡度陡缓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A B A:海拔985米 D:海拔1056米 C:海拔1048米 水平距离175米 水平距离265米 B:海拔988米 C D 黄土梁 海拔在1000米左右,起伏较小; 顶部呈长条状延伸; 东北坡为阴坡,坡面较缓(坡度26%=23.4°); 西南坡为阳坡,坡面陡峭(坡度36%=32.4°);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黄土峁 海拔在1000米左右,起伏较小; 顶部呈馒头状的黄土山丘; 北坡为阴坡,南侧为阳坡; 坡面较陡,坡度可达25°- 29°; A:海拔942米 海拔1029米 C:海拔1022米 水平距离:250米 水平距离: 324米 B:海拔942米 A B C D 活动三:寻找黄土塬地区人类活动(生产或者生活)的足迹。 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