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4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中世纪早期,西欧实行封建制度,此制度得以形成和维系的基础是( ) A.关系与财富 B.种族与阶级 C.土地与契约 D.宗教与习俗 2.领主可以用来奴役佃户,佃户也可以用来维护自己权益的地方是( ) A.领主自营地 B.农民份地 C.元老院 D.庄园法庭 3.有史家认为:“11和12世纪,在欧洲封建王朝的统治下,欧洲达到了它的第一青春期,达到了它的第一个富有活力的阶段。”其“活力”表现为( ) A.城市的兴起和市民阶层的产生 B.王权的削弱和民族国家的出现 C.经济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开辟 D.教权的削弱和宗教改革的开始 4.2019年4月15日,法国著名宗教建筑巴黎圣母院失火,毁损严重,引起人们的关注。巴黎圣母院曾经是全欧洲工匠组织和教育组织集会的地方,也举行过各式各样的仪式,如恩典仪式、婚礼、加冕、受洗、葬礼等。可见在中世纪基督教对( )的影响比较大。 A.社会经济 B.政治制度 C.文化与生活 D.战争与和平 5.据《查士丁尼法典》记载:如果一匹租来的马被人偷走了,租马的人该负什么样的责任?答案是他必须赔偿这匹马的价钱给马的主人,因为他应该好好照顾这匹马。由此可见,《查士丁尼法典》( ) A.形成博大缜密的法律体系 B.注重保护奴隶主的权益 C.留下重视证据的法治传统 D.初步具有“契约”思想 6.伊凡四世在位期间,打破了领主政体对沙皇的一切权力限制,建立了沙皇专制政体,打击了地方割据势力。这些措施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 A.建立了地跨欧亚两洲的帝国 B.正式确立了沙皇体制 C.强化了中央专制集权的制度 D.完善了封君封臣制度 7.西方有一句谚语:“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克人的手。”据此你认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桥梁和纽带作用的是 A.中国人 B.阿拉伯人 C.法兰克人 D.罗马人 8.从公元7世纪开始,穆罕默德和他的继任者们逐渐使阿拉伯帝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国家。下列关于阿拉伯文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 B.发明“0”到“9”的数字计数法 C.把《圣经》作为经典 D.实行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9.14世纪中叶奥斯曼帝国兴起后,占领了巴尔干半岛和小亚细亚地区,不久又占领了克里米亚,控制了东西方间的传统商路,对往来于地中海区域的欧洲各国商人货物横征暴敛。因此,欧洲人( ) A.发动了对土耳其的战争 B.终止与东方的往来 C.探索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D.开通海上丝绸之路 10.下列对奥斯曼最高统治者苏丹的表达正确的是( ) ①宗教领袖 ②国家和军队的主宰 ③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 ④引入科举考试选拔官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1.德里苏丹国废除了印度传统的官吏世袭制度,各部长官由苏丹任命。边远地区分布着印度教王公统治的众多土邦。这些土邦在承认德里苏丹国的宗主权和缴纳贡税的条件下,处于半独立的状态。这说明( ) A.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央集权 B.印度教仍是国家的主导宗教 C.不同土邦间的对立非常严重 D.印度王公的各种特权被取消 12.646年元旦,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废除贵族私有的屯仓、田庄和部民,把土地和部民一律收归国家所有;中央设二官八省一台,地方分国、郡、里;实行征兵制。从材料可以看出( ) A.大化改新加强了中央的权力 B.经济上实行公有制 C.完全照搬了唐朝的经济制度 D.大化改新改革比较彻底 13.中世纪非洲加纳、马里和桑海都是代表性的文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都拥有丰富的黄金资源,重视贸易 B.都曾经盛极一时,经济繁荣 C.马里时期廷巴克图是著名的文化中心 D.都是因内乱而衰落 14.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下列不属于古代美洲文明的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