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2019鲁教新版 2019人教新版 第二节 地质灾害 第六章 自然灾害 【课标要求】 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课标解读】 1. 利用地图,指出常见地质灾害的发生规律与分布地区。 2. 运用实例或材料,说明地震、滑坡和泥石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 结合实例,认识自然灾害的关联性。 地 震 壹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1.定义及成因 定义:地面震动的现象所造成的灾害叫地震灾害。 成因:岩层积累起来的地应力超过极限时,便会突然断裂或错位,使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称为地震。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活动 用橡皮泥和薄板来体验构造地震的原因。 【弹性-恢复】 用手弄弯薄板 松手后恢复原状 【韧性-变形】 捏橡皮泥,松手后保持捏后形状 【脆性-断裂】 使劲掰薄板 发生断裂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地应力 引起 岩石倾斜或弯曲 地应力 超限 岩石断裂、错位 能量急 剧释放 地震波 传播 地面震动 地震的发生机制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2.地震构造 震源:地震能量释放的发源地 震中:地面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称为震中。 震源深度: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深度。 等震线:把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 震中距: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称为震中距。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描述震源和震中之间的空间关系。 震中是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是地面距震源最近、受地震影响最强烈的地方。 描述等震线和震中之间的空间关系。 通常,距离震中近,破坏大,等震线上的烈度值高;距离震中远,破坏小,等震线上的烈度值低。 探究活动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3.衡量指标 震级:反映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它是用“级”来表示的,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约30倍。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地震烈度:某一地区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一次地震有多个烈度。 震级好像不同瓦数的电灯泡,瓦数越高,亮度越大 烈度好像屋子受灯泡照亮的程度,对同一个灯泡来说,距离越近,亮度越大,距离越远,亮度越小 震级 烈度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2008年5月12日汶川8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5600颗广岛原子弹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汶川地震造成的最大烈度达11度,简要分析汶川地震烈度大的原因。 震级大,震源较浅,处于震中位置,建筑物防震能力差等 地质灾害 5·12汶川地震 时 间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 地理位置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 震中经纬度 北纬31.01度,东经103.42度 震源深度 14千米 震 级 里氏8.0级 震中烈度 11度 汶川地震烈度分布图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汶川地震共造成69229人遇难,374643人受伤,失踪17923人,直接经济损失1500亿元……这次地震震源浅,破坏力巨大,由于震中及影响区域大部分为高山峡谷,地形切割强烈,地震同时引发了一系列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堰塞湖等次生地质灾害链,致使受灾严重的10余县交通几乎瘫痪,居民住所、工业设施、水利设施严重受损。 总结地震的危害有哪些?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4.危害 汶川地震后映秀镇倒塌的房屋 汶川地震后毁坏的道路 震后废墟中寻找亲人 直接影响 ①财产损失(房屋倒塌,破坏道路、管道、通信等基础设施) ②人员伤亡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4.危害 汶川地震后形成的唐家山堰塞湖 间接影响 ②诱发火灾、海啸、有毒气体泄漏等灾害 ③破坏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 ④损害灾区人们的心理健康(滞后、隐蔽) 地震 堰塞湖 引发山体崩塌、滑坡 泥沙、砾石堵截河谷 水位上涨 洪水 地震引发的灾害链条 ①地震引发的灾害链条,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5.分布 ①全球分布特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