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03455

鲁教版(2019) 必修 第二册 期中检测试卷(课件 练习,共2份)

日期:2025-05-03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7次 大小:441364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版,2019,必修,第二,期中,检测
    期中检测试卷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2024·河北廊坊期中)一直以来,上海都是我国人口吸引力最高的地区之一。大量人口迁入,使上海的人口密度不断增大,2023年人口密度达3 923.11人/平方千米,成为全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据此完成1~2题。 1.上海市环境人口容量大,主要是因为(  ) A.经济发达,对外开放程度高 B.地理位置优越,海运便利 C.河海交汇处,渔业资源丰富 D.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达 2.下列关于大量人口迁入对上海产生的影响,描述正确的是(  ) A.吸引劳动密集型产业迁入 B.缓解上海市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C.引发社会问题,制约经济发展 D.城区环境恶化,逆城市化加剧 爪哇岛上广泛分布着肥沃的火山灰土,是印度尼西亚人口最集中、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全国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这个岛上。下图为“印度尼西亚人口分布图”。读图,完成3~4题。 3.关于印度尼西亚人口分布及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布均衡———都为湿热气候 B.分布均衡———地形条件相似 C.分布不均衡———距海远近不一 D.分布不均衡———土壤条件差异大 4.2019年印度尼西亚决定利用5~10年时间把首都从雅加达搬迁至东加里曼丹省。导致印度尼西亚首都搬迁的直接原因最有可能是(  ) A.雅加达面临严重的“城市病” B.爪哇岛人口容量小 C.加大对加里曼丹岛的开发 D.加里曼丹岛更适宜人类居住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流向城镇的流动人口总量为3.31亿,当前我国城镇化率已达63.89%,人口流动已经开始并将持续成为主导我国区域间人口变动的决定性因素。专家把我国的人口流动划分为乡乡流动(乡村到乡村)、乡城流动(乡村到城镇)、城乡流动(城镇到乡村)、城城流动(城镇到城镇)四种类型。读图,完成5~6题。 5.推测P1、P2、P3、P4依次表示(  ) A.城乡流动、乡城流动、乡乡流动、城城流动 B.乡城流动、城城流动、乡乡流动、城乡流动 C.城城流动、乡乡流动、城乡流动、乡城流动 D.乡城流动、城乡流动、城城流动、乡乡流动 6.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长远来看,未来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趋势是(  ) A.乡城流动比例增大,城乡流动比例下降 B.城城流动比例下降,城乡流动比例上升 C.城城流动比例上升,乡城流动比例下降 D.乡城流动比例上升,城城流动比例下降 (2024·江苏宿迁月考)读“蒙古国某年国际人口迁移大部分主要迁入国统计图”,完成7~8题。 7.蒙古国以学业和提高经济收入为主要目的的人口迁往的国家分别是(  ) A.中国、美国 B.中国、韩国 C.中国、捷克 D.美国、捷克 8.蒙古国的国际人口迁移,将(  ) A.促使蒙古国人口数量减少 B.缓解捷克和中国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C.促进蒙古国社会经济发展 D.促进韩国和美国的文化交流 (2024·广西南宁期中)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城市空间发展方向模式图”。据此完成9~10题。 9.甲地最适合布局的城市功能区是(  ) A.行政区 B.轻工业区 C.商贸区 D.重工业区 10.图中住宅区的区位优势是(  ) A.环境条件优越 B.对外交通便利 C.土地价格较低 D.靠近城市中心区 (2024·河南郑州期中)长期以来,在我国大规模的城镇化进程中,流动人口被视作城镇化最主要的实现方式和核心载体。在我国跨区域人口流动中,东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成为人口的主要流入地,而中西部地区以人口流出为主。近年来,人口回流规模不断扩大,成为我国城镇化中的新现象。下图为“江西某市回流人口定居意向和购房意愿分部示意图”。据此完成11~13题。 11.近年来,从东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回流的人口多属于主动回流,其主要是因为(  ) A.沿海地区经济不景气 B.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C.收入差距逐渐缩小 D.发达地区就业机会少 12.该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