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04927

第四单元 单元活动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鲁教版(2019) 必修 第一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0次 大小:665759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第四,3份,必修,2019,教版
    单元活动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分值:68分] (选择题1~10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2023·辽宁大连月考)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24年4月3日7时58分在台湾花莲县海域(北纬23.81度,东经121.74度)发生7.3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据此完成1~2题。 1.人们要在第一时间迅速掌握整个地震灾区建筑破坏情况,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  ) A.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定位系统 C.遥感 D.数字地球 2.上题中地理信息技术的关键装置是(  ) A.传感器 B.卫星系统 C.地面装置 D.信号发射设备 (2024·广东深圳期末)耐盐碱水稻,俗称“海水稻”,主要生长在沿海受海水短期浸泡的盐碱地中,采用半海水(一半淡水、一半海水)浇灌。某年5月,浙江瑞安盐碱地2 000亩的智慧农田上空,一台无人机值守,每两秒拍摄一组照片,通过5G实时传输到“农田大脑”数据库,以此便可节约十倍的时间和人力成本。据此完成3~4题。 3.对粮食产量进行估产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 A.遥感、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遥感 D.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遥感 4.瑞安盐碱地无人机巡逻拍摄照片、传输数据,主要应用地理信息技术中的(  ) A.遥感 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2023·辽宁沈阳月考)北京时间2022年8月1日08时中国中央气象台发布未来24小时大风预报图(下图),预计1日08时至2日08时,黄海中部和南部、东海东部将有6~7级风,部分海域海面风力有8级,阵风9~10级。据此完成5~6题。 5.引发此次大风的灾害为(  ) A.沙尘暴 B.寒潮 C.台风 D.海啸 6.绘制此次大风风速分布图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 B.5G技术 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D.地理信息系统 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对自然演化过程和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捕捉、监测、描述、表达的能力迅速提高,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也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据此完成7~8题。 7.关于全球定位系统在城市交通运输中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车辆跟踪 B.合理分配车辆 C.降低能耗 D.提高运营成本 8.在进行绿色宜居城镇发展规划时,需要叠加该区域的(  ) ①降水分布图 ②土地利用图 ③空气质量图 ④矿产分布图 ⑤人口分布图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⑤ D.①③⑤ (2024·四川凉山期末)2020年6月23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暨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至此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比原计划提前半年全面完成。完成9~10题。 9.北斗卫星在宇宙中作业所利用的主要能源是(  ) A.石油 B.太阳能 C.核能 D.天然气 10.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除能够提供精确的定位、测速外,还能够提供的服务有(  ) ①授时 ②气温异常监测 ③农作物长势监测 ④通信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选择题11~16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2024·河南郑州调研)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减灾防灾安全预警系统在我国灾害防治中的成功应用,对我国灾害防治水平的提升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下图为“我国西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该地区的地质灾害(  ) A.发生频率随降水量的增多而减少 B.最易发生地质灾害的路段是Ⅱ段 C.可通过加强监测和预报避免损失 D.强度与地质构造和地形地貌有关 12.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用于灾害预警,主要是因为它能(  ) A.及时发现地面变动,并传输位置信息 B.发布实时灾情信息,有利于救灾减灾 C.分析灾害的成因,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D.根据灾害特点,模拟灾害发生的过程 (2023·河北沧州质检)下图为“某地区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库示意图”。据此完成13~14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