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05347

第3节 实验中的误差和有效数字 第4节 科学测量做直线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一)(课件 学案 练习,3份打包)鲁科版(2019)必修 第一册

日期:2025-05-12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7次 大小:164179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速度,必修,2019,科版,打包,3份
    (课件网) DIERZHANG 第2章 第3节 实验中的误差和有效数字 第4节 科学测量:做直线运动物体的     瞬时速度(一) 1.知道实验中的绝对误差与相对误差、偶然误差与系统误差的区别(难点)。 2.知道什么是科学测量中的有效数字及其含义(重点)。 3.了解打点计时器及频闪照相的原理,知道其使用方法(重点)。 学习目标 一、科学测量中的误差 二、科学测量中的有效数字 课时对点练 三、运动时间和位移的记录 内容索引 科学测量中的误差 一 1.绝对误差与相对误差 (1)绝对误差:在科学研究中,把    与    之差称为绝对误差。它表示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偏离程度。设某物理量的测量值为x,它的真实值为a,绝对误差用Δx表示,则Δx=  。 (2)相对误差:     与    的比值,称为相对误差。相对误差通常表示成百分比的形式,因此也叫百分误差。相对误差通常用δ表示, 则δ=      。 (3)科学测量中常用          代替真实值。 测量值 真实值 x-a 绝对误差 真实值 ×100% 多次测量值的平均值 2.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 (1)系统误差:指由于        或       等造成的误差。例如,表盘刻度不准确等产生的误差,就是系统误差。系统误差的特点是               。 (2)偶然误差:指对同一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时,由于各种     而产生的误差。例如,读数时因人眼位置的变化等产生的误差,就是偶然误差。偶然误差的特点是测量值时而偏大,时而偏小;多次重复测量同一物理量时,偏大或偏小的概率大致相等。因此,我们可采用_____      的方法来减小偶然误差。 测量原理不完善 仪器本身缺陷 测量结果总是偏大或者总是偏小 偶然因素 多次测量 取平均值 1.绝对误差相同时,相对误差一定相同吗 思考与讨论 答案 绝对误差相同时,相对误差不一定相同。在绝对误差相同的情况下,被测量的数值越大,测量结果的相对误差就越小,测量结果的可靠性越大。 2.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既可以减小偶然误差,也可以减小系统误差,这种说法正确吗 答案 不正确。系统误差是由于测量原理不完善等造成的误差,偶然误差是由于偶然因素而产生的误差,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偶然误差,不能减小系统误差。  (多选)下列情况会导致出现系统误差的是 A.刻度尺刻度不均匀 B.测质量时,天平没有调节水平 C.用光电门测量瞬时速度时,遮光片较宽 D.读数时,对最小分度的后一位进行估读 例1 √ √ A、C选项所产生的误差都是测量工具本身或实验仪器本身所产生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测质量时天平没有调节水平,是测量错误而不是误差;读数时的估读造成的误差是读数误差,属于偶然误差,故选A、C。  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教科书的长和宽,多次测量所得平均值分别为29.55 cm和21.20 cm。若绝对误差都为0.1 mm,求测量的相对误差并指出哪一个相对误差更小。 例2 答案 见解析 对于测量值29.55 cm,相对误差是×100%≈0.034%;对于测量值21.20 cm,相对误差是×100%≈0.047%,两相对误差比较可知测量值29.55 cm的相对误差更小。 返回 科学测量中的有效数字 二 1.人们把测量结果中能反映被测量大小的带有一位估读数字的_____ 称为有效数字,其中通过直接读取获得的准确数字称为   数字,通过估读获得的数字称为   数字,也称为   数字。 2.有效数字的位数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测量工具的精度。 3.有效数字是指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非零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的数字。测量值中的“0”,有些是有效数字,有些则不是。 全部数字 可靠 存疑 估读 测量时,测量值最后的“0”可以随意舍去吗 思考与讨论 答案 不可以。测量值最后的“0”不可随意舍去。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