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08308

第二节 地形变化的动力(课件 学案 练习,共14份)鲁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1

日期:2025-04-04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2次 大小:211105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二,必修,选择性,2019,教版,14份
    第二节 地形变化的动力 课时1 内力作用 地质构造 [分值:67分] (选择题1~9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2023·山西运城期末)当地时间2024年2月1日12时41分,位于印度尼西亚的勒沃托比火山喷发,火山灰柱高度距火山口约400米,喷发时间持续174秒。据此完成1~3题。 1.火山喷发是一种(  ) A.构造运动 B.变质作用 C.岩浆活动 D.外力作用 2.火山喷发的岩浆来自地球内部的(  ) A.地壳 B.地幔 C.岩石圈 D.地核 3.火山喷发形成的山体的一般特点是(  ) A.高大绵长 B.多直立的陡崖 C.山顶有积雪 D.锥形山体 (2024·河南焦作期中)下图1是“渭河平原地形图”,图2是“地质构造图”。读图,完成4~5题。 4.渭河平原的地质构造与图2中一致的是(  ) A.A B.B C.D D.E 5.渭河平原的形成所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 A.固结成岩—风化剥———侵蚀搬运—地壳抬升 B.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 C.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地壳下沉—流水沉积 D.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 (2023·江苏扬州开学考试)下图为“某地地形地质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图中山地的成因是(  ) A.岩性软硬不一受差别侵蚀而成 B.两断层间岩块上升形成地垒山 C.背斜岩层上拱隆起成山 D.向斜槽部岩石不易被侵蚀而成 7.与甲—乙间地形地质剖面图相符的是(  ) (2024·山西大同期末)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和地层界线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 8.图示地区主要的地貌类型及其成因分别是(  ) A.背斜山地 外力作用 B.背斜谷地 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 C.向斜谷地 内力作用 D.向斜山地 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 9.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处不适宜修建隧道 B.乙处地层中可能找到化石 C.丙处可能发育河流 D.丁处为天然大理石最佳开采点 (选择题10~16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2024·山东烟台检测)某地地层经历多次地质作用,出露不同时期地层。下图为“该地地质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10~12题。 10.丙地河床的主要成因是(  ) A.褶皱凹陷 B.流水溶蚀 C.差异侵蚀 D.地层断陷 11.甲~丁四地沉积岩地层抬升幅度最大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12.从第一次砂砾岩形成时期到第二次砂砾岩形成时期,该地地层(  ) A.持续抬升 B.先抬升后下沉 C.持续下沉 D.先下沉后抬升 (2023·江苏泰州质检)某科考队沿MN线路(下图)对某大型褶皱区进行地质考察,依次测得7个观测点到同一地层的埋藏深度并记录(下表)。据此完成13~14题。 观测点海拔/m 561 530 500 482 500 538 500 埋藏深度/m 151 89 40 10 43 123 39 注:埋藏深度指地表到地下的垂直高差 13.甲地的构造地貌为(  ) A.背斜谷 B.向斜谷 C.背斜山 D.向斜山 14.对乙地的开发利用,理论上可行的是(  ) A.修建隧道 B.开采地下水 C.开采油气 D.修建采石场 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15~16题。 15.该地的地质构造,按形成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褶皱、断层P2、断层P1 B.断层P2、断层P1、褶皱 C.断层P1、断层P2、褶皱 D.褶皱、断层P1、断层P2 16.岩层c在断层P2右侧缺失的主要原因是(  ) A.被岩层a、b覆盖 B.没有发生沉积作用 C.抬升以后遭到外力侵蚀 D.下陷侵入岩层d、e 17.读“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填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地质构造名称:A_____, B_____,C_____。(3分) (2)在构造地貌上B表现为_____,其成因是_____。(4分) (3)我国的汾河谷地按成因划分属于图中的_____(填字母)处地貌。(1分) (4)如果该地打算修建一条东西走向的地铁,则地铁隧道的工程地址应选定在A、B两处中的_____处,理由是_____。(4分) 课时1 内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