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08326

第二单元 单元活动 学用地质简图(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鲁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1

日期:2025-11-20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7次 大小:681373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第二,必修,选择性,2019,教版
    单元活动 学用地质简图 [分值:68分] (选择题1~10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2024·湖南娄底质检)读“某地区的地质剖面图”,回答1~2题。 1.图中表现的内力作用主要有(  ) ①固结成岩 ②褶皱 ③沉积作用 ④岩浆侵入 ⑤断层 ⑥侵蚀作用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④⑤⑥ 2.下列最先发生的地质作用是(  ) A.岩浆的侵入 B.断层的发生 C.页岩的沉积 D.褶皱的发生 (2023·河南洛阳阶段练习)读“某地区地质剖面图”,完成3~4题。 3.该地区经历过多次垂直升降运动,下沉和上升幅度最大的地点分别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图示(  ) A.甲处位于向斜的槽部,并发育形成谷地 B.乙山为断块山 C.丙断层两侧岩层错开,并在地面上发育成陡崖 D.丁断层的形成晚于石灰岩,但早于砂岩 下图为“凌河地形地质剖面图”(岩层由Cl-Pl-K2年代为由老到新)。据此完成5~6题。 5.图中(  ) A.煤层形成于砂砾层中 B.皮家处适合开采煤炭 C.煤层因变质作用而形成 D.煤层形成的时间较晚 6.图示区域P1~K1期间的地质过程主要为(  ) A.沉积—断裂—下沉—沉积 B.下沉—侵———抬升—沉积 C.沉积—挤压—侵———沉积 D.下沉—沉积—抬升—侵蚀 (2023·湖南长沙月考)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甲、乙、丙、丁表示不同种类的岩层或岩石。读图完成7~8题。 7.图中断层最可能发生于(  ) A.古生代前期 B.古生代后期 C.中生代后期 D.新生代后期 8.图中甲、乙、丙、丁四处(  ) A.甲处岩石可能为石灰岩 B.乙岩层由内力作用形成 C.丙处岩石一般为花岗岩 D.丁岩层形成后地壳抬升 (2024·湖北宜昌月考)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①②表示岩层,③为断层带,④表示岩浆岩。完成9~10题。 9.此地地层和地质构造的形成时间,从老到新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①③②④ D.①③④② 10.仅从地质剖面上看,该地地壳至少经历过(  ) A.一次抬升 B.二次褶皱 C.二次岩浆活动 D.三次断层活动 (选择题11~16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2023·江苏苏州期末)下图为“松嫩平原地质剖面图”。完成11~12题。 1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断层处的第四纪沉积物最薄 B.通肯河处岩层为良好储水构造 C.铁力处的岩石易受外力侵蚀 D.剖面线最西端的岩层为喷出型岩浆岩 12.绥化处地层形成的主要地质过程是(  ) A.岩浆侵入—外力沉积—抬升侵———第四纪沉积 B.外力沉积—抬升侵———第四纪沉积—岩浆侵入 C.外力沉积—挤压褶皱—抬升侵———第四纪沉积 D.岩浆侵入—抬升侵———第四纪沉积—挤压褶皱 (2023·江苏苏州联考)地层的接触关系是指新老地层在空间上的相互接触关系或者叠置状态。沉积岩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通常有整合、假整合和不整合三种情况。下图为“石榴庵—火石峰地质剖面示意图”(不同时代的地层用不同的代号表示,代号后面的下标是对该时代地层的进一步细分)。据此完成13~14题。 13.下列对该区域地质构造形成早晚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石榴庵向斜比火石峰背斜晚 B.火石峰向斜比石榴庵背斜早 C.火石峰背斜比火石峰断层晚 D.石榴庵背斜比火石峰断层早 14.该区域属于假整合接触的地层是(  ) A.白垩纪、二叠纪 B.志留纪、泥盆纪 C.泥盆纪、石炭纪 D.二叠纪、石炭纪 (全国文综Ⅲ)下图示意某地质剖面,其中①指断层。据此完成15~16题。 15.①②③④中最先形成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6.砂砾石层的下界为相对平坦而广阔的面。该面形成时期,所在区域可能(  ) A.地壳持续抬升,遭受侵蚀 B.地壳持续下降,接受沉积 C.地壳运动稳定,遭受侵蚀 D.地壳运动稳定,接受沉积 17.(2024·陕西西安期中)阅读图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