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09633

第9课时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课件——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

日期:2025-04-0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2次 大小:216418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统编,一轮,纲要,历史,中外,必修
  • cover
(课件网)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第9讲 考 情 分 析 1.频率题型:该部分是高考高频考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兼顾 2.情境设计:多利用文献资料、表格、地图、社会现象设计试题情境,注重考查经济发展与社会的新气象,如(2023·全国甲卷,26)北宋市民生活;(2023·全国乙卷,26)南宋刻书风气;(2023·辽宁卷,4)金人购茶;(2022·全国甲卷,26)宋代手工业;(2022·湖北卷,4)宋代门第观念的变化;(2022·山东卷,3)宋代纺织业;(2021·6月浙江选考,6)宋代海外贸易 3.核心考向:两宋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新变化;经济重心的南移;两宋时期的社会变化 整 体 感 知 整 体 感 知 梳理必备知识 落实基础性 思考: 观察左图,结合P60“历史纵横”说说 宋代人口的增长趋势? 人口不断增加 到南宋时期人口减少, 但仍堪比汉唐盛世人口数。 先秦到宋历代人口变化 单位:万 蓝勇《中国历史地理学》 一、经济新发展 (一)农业 如何养活这么多人? 朝代 特点 意义 宋朝 耕作制度:一年两熟、一年三熟; 提高了粮食产量 经济结构:出现固定种植经济作物的农户;开始种植棉花。 推动商品经济发展,对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一定突破。 辽夏 金元 边疆开发:漠北、东北、西北、云南等地的农业都有显著进步。 边疆地区获得进一步开发,中原农耕文明向周边扩展 。 南方植棉:元朝逐渐普遍 带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 一、经济新发展 (一)农业 1.耕种制度:一年两熟(一年三熟)的稻麦复种制在南方普及,提高粮食产量。 3.经济结构:出现了固定种植某种经济作物的农户,突破传统自然经济结构。 棉花的种植始于宋朝,在元朝得到大力推广 2.种植范围:水稻种植往北推广。 边疆地区进一步开发:辽夏金元统治下,边疆地区进一步开发。 阅读教材60页第一、二段,找到宋元时期农业发展的表现。 一、经济新发展 (一)农业 宋人与山争田, 与水争田, 与海争田, 出现了梯田、圩[wéi] 田、淤田(也叫沙田)、架田等。 ———郭学信:《“绍述创造,靡所不备”》 圩田亦称“围田”。中国古代农民发明的改造低洼地、向湖争田的造田方法。 梯田是在在丘陵山坡地上沿等高线方向修筑的条状阶台式或波浪式断面的田地。 淤田是对河边淤滩地的一种利用方式 在沼泽中用木桩作架,挑选菰根等水草与泥土搀和,摊铺在架上,种植稻谷,叫架田 宋:高转筒车 (一)农业 一、经济新发展 棉纺织革新家,松江人(上海)年轻的时候曾经流落到海南岛崖州(三亚市),向黎族姐妹学习棉纺织技术,元成宗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回到故乡,把用于纺麻的脚踏纺车改成三锭棉纺车,并且总结了一套纺纱技术。迅速改变了当时松江地区的落后面貌。使当时松江地区成为棉纺织中心之一,精美的“乌泥泾被”运销全国。 北宋至南宋初,棉花种植地区限于广东和福建;到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区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元朝得到大力推广,南方植棉普遍。 一、经济新发展 (一)农业 部 门 特 点 意 义 制瓷业 ①宋朝出现五大名窑——— 汝窑、官窑、定窑、哥窑、钧窑 ②元朝烧出了新型彩绘瓷器———青花瓷和釉里红 宋元时期,瓷器大量出口海外,继丝绸之后成为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 采矿业 北宋煤的开采量很大,矿冶业在手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燃料的改进大大提高了金属冶炼的产量和质量 印刷业 印刷业是宋朝新兴的手工业 推动了文化的普及,进一步带动了造纸业的发展 一、经济新发展 (二)手工业 异域风格的瓷器 定窑孩儿枕 钧窑玫瑰紫釉葵花式花盆 汝窑天青釉弦纹樽 哥窑八方碗 官窑青釉盏托 元 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 汉代丝绸之路 宋代海上丝绸之路 丝路 瓷路 宋元时期,瓷器大量出口海外,成为继丝绸之路之后 中华文明新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