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10512

西师大版(2024)一年级下册(2024)第四单元整理与复习第1课时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04-28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4次 大小:5400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4,复习,教案,课时,单元,整理
  • cover
课题 《第四单元》整理与复习 课 时 1 内容处处 教科书第 68 页学习回顾、单元复习 1~2 题,第 69 页练习十二 1~4 题。 学习目标 1. 整理 100 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进一步理解算理,并能正确、快速地计算。 2. 在讨论交流中,体会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的算理,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形成对 100 以内加减法的整体认知结构,培养归纳整理的意识,掌握整理方法,发展运算能力。 3. 在主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利用已有知识学习新知识的成就感,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整理 100 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进一步理解算理,并能正 确、快速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对 100 以内加减法的整体认知结构。 活 动 设 计 一、复习引入 1. 激活经验,明确任务。 教师:同学们,第四单元的学习已经完成,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做什么? 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与复习。 教师:今天,我们就一起进入第四单元的整理与复习。 板书课题:整理与复习。 教师:这一单元学习了哪些内容?翻到书看一看,再和同桌说一说。 抽学生回答。 教师:是的,我们主要学习了 100 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和应用。这节课我们先复习一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 板书:加减法。 2. 口算复习,定位起点。 课件出示: 5+3= 4+2= 9-6= 8-3= 6-2= 2+5= 教师:算一算。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引导学生回顾:加法想数的组成;减法想数的分解。 板书: 教师:数的组成和分解真是计算 10 以内加减法的好帮手! 二、方法梳理 1.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1)变式练习,交流算法。 在前面的算式后面添 0,变成现在这些算式。 教师:这些算式有了什么变化? 学生:由一位数加减一位数变成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教师:算一算。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学生 举 例 说 计 算 方 法 :因为 5+3=8,所以 50+30=80;因为 8-3=5,所以 80-30=50。 (2)对比分析,体会数的加减。 圈出变化前后的两组算式: 5+3=8 8-3=5 50+30=80 80-30=50 教师:这两组算式有什么联系? 引导学生发现:第 1 组都是 5 和 3 相加,5 个一加 3 个一得 8 个一,5 个十加 3个十得 8 个十。 板书: 教师:(结合计数器的图回顾)5 和 3 在个位上加起来就是 8 个一;在十位上加起来就是 8 个十。 计数器的图变箭头: 教师:现在呢? 引导学生依次说出:8 个一减 3 个一得 5 个一;8 个十减 3 个十得 5 个十。 教师:聪明的同学已经发现了,我们在算的时候,都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进行加减。(板书: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两个数都在个位上,相加减后得到的就是几个一,两个数都在十位上,相加减后得到的就是几个十。 2.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改题,将 50+30,80-30 变一变。 出示变化后的算式: 54+30=84-30= 教师:现在算式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发现: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变成了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教师:对比 54+30,50+30 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84-30 和 80-30 呢? 引导学生发现:(加法)54+30 先算 50+30=80,再加上个位的 4;(减法)84-30先算 80-30=50,再加上个位的 4。 教师: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是在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再加上个位上 的数。 3.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改题,将 54+30,84-30 变一变。 出示变化后的算式: 54+3= 84-3= 教师:算一算。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引导学生说算法并归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在一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基础上再加上十位上的数。 54+30=84 84-30=54 54+3=57 84-3=81 教师:观察这两组算式,你有什么想提醒大家的吗? 引导学生答出:个位上的数加个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加十位上的数。 教师:54+30 中,个位上的 3 和十位上的 5 相加可以吗?(不可以)为什么? 引导学生用学具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