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10896

第一节 大都市辐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上海市为例(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鲁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2

日期:2025-11-13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6次 大小:12416342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学案,必修,选择性,2019,教版,3份
    第三单元 第一节 大都市辐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上海市为例 (分值:85分) (选择题1~11题,每小题3分,共33分)   (2024·广东江门月考)城市辐射是指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由高等级城市向低等级城市流动。20世纪60年代,在纽约大都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下形成了“波士华城市带”,纽约位于美国大西洋沿岸中部的哈得孙河河口,但早期经济发展较慢。1825年伊利运河开通后,纽约经济加速发展。下图示意纽约地理位置。据此完成1~2题。 1.早期纽约发展较慢的制约因素是(  ) A.位置 B.交通 C.政策 D.科技 2.纽约对“波士华城市带”的辐射带动作用得以实现的前提是(  ) A.城市间便捷的交通、通信联系 B.城市间巨大的财富差距 C.城市间产业结构的互补性明显 D.城市间的产业体系相同   成渝城市群以重庆、成都为中心,位于长江上游,东邻湘鄂、西通青藏、南连云贵、北接陕甘,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平台,是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支撑,也是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示范区。完成3~4题。 3.下列城市中,受成渝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最明显的是(  ) A.潼南 B.乐山 C.广安 D.泸州 4.成渝城市群的建设有利于(  ) ①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②促进城市之间产业协作 ③提高成渝的城市化率 ④打造宜居型中心城市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24·河北秦皇岛开学考试)都市圈是以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核心、以发达的交通网络为依托,由核心城市与外围社会经济联系密切地区构成的城市功能地域形态。2022年12月,《武汉都市圈发展规划》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成为国家级都市圈。下图为“武汉都市圈示意图”。完成5~6题。 5.武汉都市圈的范围大小,主要取决于(  ) A.核心城市的辐射能力 B.核心城市的人口规模 C.外围城市的经济规模 D.外围城市的地理位置 6.下列措施中,可能会使武汉都市圈地域形态发生改变的是(  ) A.提高核心城市等级 B.保护外围地区农田 C.推动交通网络建设 D.增加城市职能种类   (2024·安徽安庆期末)城市群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先有中心城市的极化发展,然后再有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下图为“我国某城市群示意图”。据此完成7~9题。 7.西安成为该城市群中心城市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平坦 B.气候适宜 C.历史悠久 D.经济发达 8.下列城市中受西安辐射带动作用最强的是(  ) A.汉中 B.华阴 C.临潼 D.咸阳 9.为促进该城市群可持续发展,应该(  ) A.改善区域自然环境 B.减弱中心城市经济实力 C.增加中小城镇数量 D.加强区域间产业联系   在安徽,马鞍山、铜陵、淮南、淮北都是正在转型的资源型城市,马鞍山是钢城,铜陵是铜都,淮南、淮北以煤矿闻名。下图为“安徽省简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为加快城市的顺利转型,马鞍山、铜陵、淮南、淮北可采取的措施有(  ) A.培育接续替代产业,延长资源产业链 B.摒弃原有资源产业,全面发展旅游业 C.加大资源开采力度,做大做强原有产业 D.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第二产业比重 11.与铜陵、淮南、淮北三市相比,马鞍山受到合肥的辐射作用较小,其更多的是受到南京的辐射作用。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马鞍山与南京(  ) A.地域文化相似 B.空间位置邻近 C.城市等级差异 D.产业部门接近 (选择题12~17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2024·陕西宝鸡期中)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发展,城市群成为未来城市化的主要空间支撑形态。城市群的构建旨在通过区域协作,形成竞争合力。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小城镇与城市群整体发展水平不匹配的现象,被称为“集聚阴影区”(发展水平滞后区)。下图示意苏锡常(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小城镇“集聚阴影区”分布。据此完成12~13题。 12.苏锡常小城镇出现“集聚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