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11729

5.1判断的概述 课件(共45张PPT+1个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3

日期:2025-04-06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00次 大小:1663466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必修,选择性,思想政治,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思考(1)老师和小女生问的问题是判断吗?(2)小男生的回答是真判断还是假判断? 导入新课 第一框 判断的概述 选必三 第五课 正确运用判断 《笑林广记》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有个邮差递送紧急公文,当官的恐怕他走得慢,拨一匹马让他骑。邮差赶着马跑,别人问他:“如此急事,怎么不骑马跑 ”邮差回答说:“六只脚走,岂不比四只更快! 这个送信人的认识错在哪里? 送信人认为“六只脚比四只脚跑得快”,这个判断显然是假判断。因为跑得快慢不是由脚的多少决定的。 探究与分享 1、使用判断的原因 我们认识事物,必然会对事物作出判定,或者肯定它们是什么、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或者否定它们是什么、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 在作出肯定或否定的认识活动中,就使用了判断。 作为一种思维形式,判断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工具,是构成推理的基本要素、必要条件。 没有判断能力的人,往往对一件需要做的事无法开始,即使开始也无力进行。 一、判断及其基本特征 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 【示范评析】:看到某个小镇山清水秀,小李问道:“你们有何感想?” 小张说:“这里的人有环境保护意识。” 小赵说:“这里没有污染环境的企业。” 【思考】材料中谁说的话是判断?你是如何理解的? 这里,小李既没有肯定什么也没有否定什么,所以不是一个判断。小张的话表达了一种肯定;小赵的话表达了一种否定,所以他们两个的话是判断。 2、判断含义 就是对认识对象的情况有所肯定或否定,即对认识对象的性质或关系有所肯定或否定。 老师:四大名著,你们知道是哪几部吗? 女同学:唐僧取得是什么经呀? 没有对事物作出断定,所以不是判断 一、判断及其基本特征 1.下列语句都属于判断句吗? (1)泰山是一座文化名山。 (2)泰山不是一座文化名山。 (3)泰山是一座文化名山吗? (4)泰山文化真有名啊! (5)泰山啊! 是肯定判断 是否定判断 不是判断,是疑问句 是肯定判断 不是判断,仅是感叹 2.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下列语句表达判断的有( ) ①江山如此多娇! ②请把空调关好! ③花儿开得真美! ④你去过北京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①③: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是否存在、是否具有某种属性以及事物之间是否具有某种关系的肯定或否定。这两项是主谓结构的感叹句,对认识对象都有所断定,属于判断,①③符合题意。 ②:该句是一个祈使句,带有命令语气,对认识对象并未作出断定,②不是判断,排除。④:该句是一个询问句,对认识对象并未作出断定,④排除。故本题选B。 一、判断及其基本特征 (1)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 断定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肯定,二是否定。 注意:如果既不肯定什么,又不否定什么,就不是判断。 (2)判断有真假之分 既然判断是对认识对象情况的断定,判断就有与认识对象实际情况是否符合的问题。 ①断定符合认识对象实际情况的判断就是真判断; ②断定不符合认识对象实际情况的判断就是假判断 (3)断定和真假的关系 有断定就会有真假,判断的这两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的。 3、判断的基本特征及其关系 一、判断及其基本特征 看到某个小镇山清水秀 小张说:“这里的人有环境保护意识。” 小赵说:“这里没有污染环境的企业。” 后来经过实地考察,证实了小张和小赵的判断是正确的。 请思考2:来源于社会实践的判断都是真判断吗? 判断来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 判断是否正确要经过实践检验 请思考1:判断来源于哪里? 来源于社会实践的判断不一定符合客观实际,故不一定都是真判断。 探究与分享 4.判断的来源及检验标准 (1)判断来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其正确与否要经受社会实践的检验。 (2)符合实际的判断就是真判断,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