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11734

9.1认识质量互变规律课件(共40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3

日期:2025-04-11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0次 大小:89803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4-2025,必修,选择性,思想政治,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第一框 认识质量互变规律 第一部分 列宁:“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即使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成为谬误” 毛泽东:“一个人做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 真理与谬误、难于不难之间有没有鲜明的界限?怎样才能恰到好处地把握事物的发展进程? 张乖崖在崇阳当县令,有一个官吏从库房中出来,张乖崖看见他鬓角旁的头巾下藏有一文钱。就盘问他,查出钱是从库房中拿出来的。张乖崖就命令下属杖打他。那个官吏说:“一文钱有什么大不了的,你怎么能杖打我呢 ”张乖崖提笔评判道:“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查找与“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类似的成语,从思维角度谈谈这些成语告诉了我们怎样的道理? 道理: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又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聚沙成塔、磨杵成针; 持之以恒、防微杜渐;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1)什么是质(区分不同事物的依据) 1、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 (1)内涵:质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固有的规定性。 (2)意义:认识事物的质,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 此物之所以为此物,并区别于他物,就是由于它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一旦丧失了自己固有的质的规定性,它就不是原来的此物而变成了他物。 想一想:唐代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一》中有一句“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意思是说萤火虫有光非真的火光,荷叶上的露水虽圆也不是珠子。萤不是火,露不是珠,这是从事物什么规定性讲的 【特别提醒】 事物内部矛盾的特殊性决定了事物质的规定性。质和事物的存在是不可分的,是直接同一的。质是一定事物的质,离开特定事物的质是不存在的。 事物本质属性的存在决定着事物质的存在,事物非本质属性不影响事物质的存在。 (2)什么是量 ①量的内涵: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以及事物构成因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方式。 ②量的规定性:量的规定性不同于质的规定性,在一定范围内量的增减并不影响某物之为某物。 例如:事物的大小,质量的多少,运动的快慢,温度的高低,以及分子中原子数量的多少和排列组合方式等。 ③量的存在:量总是一定事物的量,离开具体事物的“纯粹”的量,只存在于思维的抽象中。 载体 有人认为“量的增减定会影响某物之为某物”。 × 注1:量不只是指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注2:“质”和“量”都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规定性。 【知识整合】比较质与量 质 量 区别 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固有的规定性。 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以及事物构成因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方式。 决定因素: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的主要方面) 矛盾双方力量的增减 质与事物的存在直接同一 量在一定范围内的增减并不影响某物之为某物。(不是直接同一) 能区别不同的事物 可认识同一事物 联系 ①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 ②质和量都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规定性。 ③质、量都是一定事物的质、量,都离不开特定的事物。 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下列关于“质与量”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量就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②质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固有的规定性 ③量的规定性不同于质的规定性,量的增减不影响某物之为某物 ④离开具体事物的“纯粹”的量,只存在于思维的抽象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2、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量变和质变 ①量变:量的变化,是指事物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