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12452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三首》第一课时《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同步练习(有答案)

日期:2025-04-2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99次 大小:1949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统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答案,练习,同步,第一
  • cover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的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昼出(zhòu) 耘田(yún) 桑阴(sāng) B. 稚子(zhì) 供应(gòng) 锄头(chú) C. 蛱蝶(jiá) 蓑衣(shuāi) 破晓(pò) D. 耕耘(gēng) 织麻(zhī) 傍桑阴(páng)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昼夜 耘田 桑木 儿童 B. 稚子 耕织 蓬头 保括 C. 蝴蝶 觅食 垂钓 家禽 D. 防碍 纺织 爱慕 榆树 3. 下列词语中,与“耘田”的“耘”意思最接近的是( ) A. 耕 B. 播 C. 浇 D. 收 4. 下列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昼出耘田夜绩麻(绩麻:把麻搓成线) B. 童孙未解供耕织(未解:不理解,不懂得) C. 也傍桑阴学种瓜(傍:傍晚) D. 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指男女) 5. 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昼出/耘田/夜绩麻 B. 童孙/未解/供耕织 C. 也傍/桑阴/学种瓜 D. 村庄/儿女/各当家 6. 下列对“昼出耘田夜绩麻”中“昼”和“夜”理解正确的是( ) A. 表示时间短暂 B. 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C. 体现了农民的忙碌 D. 是指一天中的两个时段 7. 与“童孙未解供耕织”中“童孙”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 儿童 B. 孩童 C. 孙子 D. 小孩 8. 下列诗句中,与《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描写的季节相同的是( ) A.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B.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D.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9. 下列词语中,不能用来形容《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中农民劳作状态的是( ) A. 辛苦 B. 忙碌 C. 悠闲 D. 勤劳 10. 下列对《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这首诗的体裁判断正确的是( ) A. 五言绝句 B. 五言律诗 C. 七言绝句 D. 七言律诗 二、简答题 1. 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2.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 请简要赏析“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这两句诗。 4.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5. 诗中的“耘田”“绩麻”分别是指什么农事活动?请结合诗句内容说一说。 6.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分析这首诗是如何表现乡村生活的? 参考答案如下: 选择题答案 1. A (B项“供”应读“gōng”;C项“蓑”应读“suō”;D项“傍”应读“bàng”) 2. C (A项“桑木”应为“桑麻”;B项“保括”应为“包括”;D项“防碍”应为“妨碍”) 3. A 4. C (“傍”是“靠近”的意思) 5. C (正确划分应为“也傍/桑阴/学/种瓜”) 6. C 7. C 8. A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描写的是夏季,A项描写的也是夏季) 9. C 10. C 简答题答案 1.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2. 描绘了孩子们虽然不懂得从事耕织等农活,但也在桑树阴下模仿大人的样子学习种瓜的画面,表现了乡村儿童的天真可爱和勤劳好学。 3. 这两句诗用“昼”“夜”两个字,写出了农民从早到晚忙碌的劳作情景,“各当家”则表明了村庄里的男女都各自承担着家庭的责任,生动地描绘了乡村男女辛勤劳作的场景,展现了劳动的艰辛与繁忙。 4. 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乡村儿童天真可爱的喜爱。 5. “耘田”指在田间除草,从“昼出耘田”可以看出是白天在田地里进行的劳作。“绩麻”指把麻搓成线,从“夜绩麻”可知是晚上进行的活动,是农村妇女常见的家务劳动。 6. 这首诗运用了白描的表现手法,以朴实的语言、简洁的笔触,如实地描绘了乡村农民耕织以及儿童学着大人种瓜等生活场景,没有过多的修饰和渲染,却生动地展现了乡村生活的质朴和自然,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同时运用了衬托的手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