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1468

小精灵 教案(共3课时)

日期:2025-10-19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4次 大小:652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小精灵,教案,3课时
  • cover
小精灵 教学目标 一、通过聆听《小青蛙》、《野蜂飞舞》,演唱《小青蛙找家》、《小蜻蜓》,感受民族乐器、西洋乐器所表现的动物,并通过演唱和身体的动作表现自己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心情。 二、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小青蛙找家》,模仿小青蛙的动作准确地与音乐一起开始和结束。 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小蜻蜓》,用身体的动作感受、表现优美抒情。并能运用打击乐器准确地为歌曲伴奏。 能按节奏编创歌谣。 聆听《野蜂飞舞》,想像音乐中所表现的野蜂飞舞的形象,能用线条、动作、声音等表现自己听后的印象。 教学内容 一、表演《小青蛙找家》 二、聆听《小青蛙》、《野蜂飞舞》 三、表演《小蜻蜓》21世纪教育网 教材分析21世纪教育网 曲作者徐仪当时还是上海音乐学院本科一年级的学生。她深深了解儿童们的心理状态,用自己那还带着稚气的热情创作了这首乐曲。曲中的小青蛙好比可爱的少年儿童,他们正在幸福地成长。 二、管弦乐《野蜂飞舞》 《野蜂飞舞》是俄国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于1900年创作的。原为歌剧《萨丹王的的故事》中的一首管弦乐幕间曲。歌剧的脚本取材于俄国诗人普希金的同名童话诗。 歌曲《小青蛙找家》 这是一首通俗简练,富于儿童情趣的歌曲,由四个乐句构成,一段体,二四拍,五声宫调式。歌曲以明快活泼的旋律作为前奏,描写了小青蛙在东奔西跑地寻找自己的家,也为歌曲主题出现做了铺垫。歌中“跳跳”、“呱呱”的独白,刻画了小青蛙跳一跳、叫一叫的焦急神态。最后一句旋律平稳流畅,似乎表现了小青蛙历尽艰辛,终于回到了家的愉快、喜悦的心情。歌词浅显易懂,旋律欢快流畅,塑造了小青蛙天真活泼、幼稚可爱的形象。 歌曲《小蜻蜓》 这是一首抒情优美的儿童歌曲。三四拍,五声F宫调式四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歌曲以舒展的节奏、流畅起伏的旋律,诉说了小蜻蜓飞来飞去捕蚊忙的情景,结尾句上行四度后又连续上行,似乎在炫耀小蜻蜓的自豪,同时以肯定的口吻告诉学生,小蜻蜓是捕蚊的小英雄,让儿童们懂得爱护蜻蜓、保护益虫道理。 课时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习歌曲《小蜻蜓》,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二、引导学生用优美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模仿力和创造力。 四、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用身体的动作感受、表现抒情优美的音乐情绪,用不同的速度来表现不同的音乐想象,对学生进行保护益虫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体验歌曲,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和歌曲思想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跟随《口哨与小狗》和《拉勾勾》剪辑而成的音乐律动进教室。 让学生掌握二拍子的基础上,感受三拍子的韵律,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简介小蜻蜓 用谜语引出“小蜻蜓” 细细身体长又长, 身后背着四面旗, 斗大眼睛照前方, 专除害虫有助益。21世纪教育网 激发学生兴趣,了解有关小蜻蜓的知识,初步渗透保护益虫教育。 三、感受音高身体语言 师弹旋律 A、 B、[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当弹到这两条旋律的时候,学生身体模仿蜻蜓往低处飞 2、师弹旋律 A、 B、 当弹到这两条旋律时,学生用身体模仿蜻蜓往高处飞。 三、学唱歌曲《小蜻蜓》 1、观看媒体:哪只蜻蜓飞舞的动作最适合这段音乐? 通过大屏幕随三拍子音乐模仿小蜻蜓飞舞、捉虫。 启发学生用手势为歌曲旋律伴奏,并根据学生动作分组进行合作。鼓励学生创作不同的身体节奏。 4、跟老师朗读歌词。 5、师:你认为该用怎样的声音来朗读? 生回答。 6、师:你觉得该用什么样的心情来朗读? 同听唱法教学,学生轻轻跟唱歌曲,并徒手在空中飞感知乐句。 师扮演小蜻蜓,做出捕蚊的动作,生扮演草丛,全体演唱歌曲。 请学生自己组成小组分别扮演蜻蜓、草丛,全体表演唱。 情境表演 1、出示三张图片,请学生观察,小蜻蜓在干什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