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14779

【岭南版】美术 六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第10课《会跳舞的鸟》 课件(29页)+视频2

日期:2025-09-21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26次 大小:1403562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视频,29页,课件,会跳舞的鸟,10课,岭南
    (课件网) 会跳舞的鸟 第10课 (岭南版)六年级 下 01 新知导入 02 新知讲解 03 艺术欣赏 04 实践练习 05 知识拓展 06 课堂评价 01 新知导入 01 新知导入 非遗文化———提线木偶戏 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汉族戏剧形式,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起于汉代,兴于唐朝。演员在幕后用手中的细线操控各式人偶,搭配独特的唱腔和音乐,极具观赏性。 01 新知导入 民间玩具———提线木偶 是一种古老的汉族传统艺术。提线木偶通过细线连接玩偶的四肢和躯干,演员在幕后操控这些细线,使木偶能够灵活做出各种动作,妙趣横生,是一种富有观赏性的传统民间玩具。 01 新知导入 你想和美丽的鸟儿共舞吗?看看它们那灵巧的脖子、轻盈的双腿、优雅而舒展的翅膀,多么可爱!让我们来做一只提线小鸟,与它一起翩翩起舞吧! 02 新知讲解 观察·发现 制作提线小鸟时应选择什么材料? 材料: 塑料瓶 筷子 卡纸 双面胶 杯子 剪刀 绳子 02 新知讲解 观察·发现 如何设计其整体造型和活动方式? 整体造型与活动方式设计: 1.观察小鸟的外形、颜色和动作,以某种鸟类(如鸵鸟)为例概括其基本型,学习提线木偶的制作原理,准确地把握小鸟的外形特征进行创作表现。 2.制作技法主要包括剪、贴、穿、绑。 3.通过提线连接小鸟的身体部位和木棍,从而控制小鸟的活动。 02 新知讲解 观察·发现 如何设计其整体造型和活动方式? 鸵鸟 提线鸵鸟 用硬质纸板做支架,模拟鸵鸟高大体型;长纸条做脖子,纸片做翅膀和身体,细绳连接控制活动,拉动时模拟鸵鸟行走,展现其独特魅力。 02 新知讲解 观察·发现 怎样搭配色彩才好看? 色彩搭配: 可借鉴自然鸟类,用红、黄、蓝等鲜艳色装点小鸟头部、翅膀及尾巴,强调活泼生动。同时,需注重色彩间的协调与对比,确保整体色彩既亮丽又和谐,展现出小鸟的独特魅力。 02 新知讲解 尝试·探索(一) 只要你轻轻地摆动架子上的棉线,鸟儿就会欢快地跳起舞来。它为什么会动?是怎样制作的呢? 原因: 其内部采用了提线木偶的机制。通过棉线连接鸟的身体部位并固定于架子,当棉线受到外力(如轻轻摆动)时,会带动鸟的身体部位运动,从而产生跳舞的视觉效果。 02 新知讲解 尝试·探索(一) 1.制作十字提架 2.剪、贴、拼 制作小鸟造型 3.绳子连接两个部分 4.调整绳子长短等细节 02 新知讲解 02 新知讲解 外形:鸟类外形多样,如鹦鹉体型圆润、喙弯曲,而鹰则体型修长、喙尖锐。制作时,用纸张剪裁出不同形状,模拟鸟类特征。 尝试·探索(二) 不同鸟的外形、颜色、动作有什么特点? 02 新知讲解 颜色:鸟类颜色丰富,如孔雀羽毛斑斓,鹦鹉色彩鲜艳。用彩笔或颜料为提线鸟上色,注重色彩搭配,展现鸟类魅力。 动作:鸟类动作各异,如燕子飞翔轻盈,企鹅行走笨拙。调整棉线长度和位置,让提线鸟在摆动时呈现自然动作。 尝试·探索(二) 02 新知讲解 尝试·探索(二) 如何在你制作的提线鸟中体现这些特点? 嘴巴 脖子 羽毛 脚 用细长纸片卷成尖嘴,展现其独特嘴巴;用纸杯模拟长脖,灵活摆动;羽毛用白色纸片精细裁剪,层次分明;脚用细竹签固定,轻盈站立。这样,丹顶鹤的特点就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了。 02 新知讲解 提线木偶的结构原理: 提线小鸟采用十字架支撑结构,细绳穿过小鸟身体的各个关键部位并固定于十字架。这种结构使得小鸟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保持稳定,同时细绳的牵引作用能够带动小鸟的各个部位运动。 小知识 02 新知讲解 提线木偶的动力传递方式: 动力主要来源于操作者对细绳的拉动。当操作者拉动细绳时,动力通过细绳迅速传递到小鸟的各个部位,使其产生相应的运动。这种传递方式直接、迅速,且能够精确控制小鸟的运动。 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