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16211

【2025春新教材】统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工作计划(含教学进度表)

日期:2025-04-22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29次 大小:1917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教学,道德与法治,进度表,工作计划,教师,2025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春新教材】统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假期生活结束,新的学期即将开启。 在这个学期里,我继续承担一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工作任务,为了更好地完成所承担的教育教学任务,继续发挥上学期的教学优势经验,弥补教学中的不足,提高学生们的道德素养,特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如下: 一、教学指导思想与基本理念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教育部组织修订了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教材。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小学阶段的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关键课程。在充分吸取原教材优点的基础上,小学低段《道德与法治》教材以国家要求为根本遵循,以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指向,尊重儿童发展规律,落实《课程标准》以及系列重大主题教育进课程教材文件的要求。 二、常规教学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正处在道德观念与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他们对道德与法治的基础概念已有初步认知,可理解和分析能力还需大力培养。在能力发展上,自我管理、合作交流以及沟通表达等能力尚在起步阶段,需借由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逐步提升。在素质方面,虽初步具备基本生活自理能力,但在学习习惯与生活习惯塑造上,仍需要教师给予大量引导。他们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兴趣浓厚,然而注意力易分散,这就要求教师采用极具趣味性和吸引力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保持他们的专注度。 (二)核心素养目标 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为更好地落实核心素养,体现课程的特殊性与时代性,在达成《课程标准》低段教育目标的同时,低段教材的修订特别关注了以下主题。 1.增强国家意识教育,提升政治认同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复杂的国际局势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求当代儿童增强国家意识,增强政治认同。因此,结合低段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奠基新时代儿童的国家意识,提升他们的政治认同,成为低段教材修订的重要突破点。 2.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筑牢文化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绵延至今的精神根脉,以儒家伦理思想为代表的中国道德文化传统已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中华文化独特的伦理思维和观念体系,构成中国人整体的为人处世原则和道德基因,传承这一文化基因,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任务。 3.突出规则教育,培养法治素养 依法治国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法治是社会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法治素养教育不等于法律知识的学习,也不只是守法意识的培养。法治素养体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中,是现代生活的关键能力,也是现代社会追求正义与美好生活所需要的素养。在追求共同美好生活智慧的意义上,道德与法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4.凸显生态伦理教育,落实绿色发展观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绿色现代化。引导学生树立生态伦理观,领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时代责任。我们将生态伦理教育贯穿在教材中,在二年级下册专门设立了“大自然,谢谢您”这一生态伦理教育主题单元,旨在引导学生亲近大自然,理解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产生感恩大自然的真实情感,能够与动植物和谐共处,珍惜自然界的资源。 5.关注积极心理教育,助力健全人格养成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人的健康涉及身体、心理、社会适应、道德四个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断提升,对心理健康的关注程度也不断提高。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培育积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