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16528

2.1 城乡空间结构 第二课时 (共28张PPT)

日期:2025-04-04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3次 大小:106974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城乡,空间结构,第二,课时,28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第一节城乡空间结构第二课时 核心素养 Urban and rural land use. …… 城乡区位分析 03 能够集约节约用地,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节省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建设费用,提高运行效率; 促进城镇与周边和谐发展,减少城镇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营造温馨的生活氛围和丰富的文化空间。 城乡一体化 1.区位的含义:既指某一事物的地理位置,又指该地理事物与其他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 2.特点:城镇作为非农产业和非农人口高度集聚的聚落, 地位:是一定区域的社会、经济和文化中心,其区位的选择需要考虑城镇与外部的自然、社会、经济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 基础概念 城乡的区位因素 1、自然地理区位 城市与周围的山脉、河流、湖泊、海洋等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 自然地理因素:主要包括地形、气候、水文等。 2. 社会经济区位:主要包括资源、交通、政治、军事、宗教和文化等。 关系:这两者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影响的。自然地理要素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社会经济也会影响自然地理环境的转变。 自然地理区位因素--地形 我国的大城市主要集中于:地势平坦的东部平原地区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 交通便利,对外联系方便,人口稠密 自然地理区位因素--地形 高原和山区的城市一般沿河谷或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 原因:地表相对平坦,水源丰富,适合农耕。 自然地理区位因素--地形 巴西的城市为什么多分布在巴西高原上,原因:巴西北部的亚马孙平原为热带雨林气候,终年湿热,不适宜居住; 南部的巴西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地势较高,气候凉爽。 结论:高原是热带地区城市形成的优良场所。 巴西的人口和城市的分布 自然地理区位因素--地形 区位因素 影响 原因 地形 平原 大多数城市分布在平原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土层深厚,便于农耕;利于交通运输和建筑,节省建设投资 高原 热带地区城市多在高原 热带地区低地湿热,不利于居住;高原相对凉爽 山区 城市沿河谷或开阔低地分布 水源充足,地形相对平坦 世界的城市主要分布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带。 干旱、高寒、湿热地区,城市分布少。 干旱地区城市多分散分布在山麓绿洲。 高寒地区的城市多分布在热量条件较好的河谷。 湿热地区的城市多分布在气候温和的高原地区。 自然地理区位因素--气候 我国分布特点: 集中于温暖湿润的季风区 自然地理区位因素--气候 自然地理区位因素--气候 气候 条件恶劣 干旱荒漠地区、高纬度寒冷地区、湿热的热带雨林地区少 降水或气温条件不适合生产和居住,环境承载力低 气候适宜 水热组合适中的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带 水热条件好,适宜生产、生活,环境承载力高 河流(供水、防卫和运输) 河流汇合处,河运起讫点,河口,过河点 运输更便利 大量物流、人流集散或水运与不同方式运输联运(转运) 自然地理区位因素--河流 河流的供水、航运、军事防卫、旅游等功能往往决定了城市的区位。 干支流交汇处:宜宾、重庆、武汉 --良好区位 河运的起点或终点:赣州 河口:广州、上海、福州 过河点:伦敦、南京 自然地理区位因素--河流 塔里木盆地的城镇分布有什么特点,提示:呈环状分布在盆地边缘。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水源成为城市和农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山麓冲积扇有高山冰雪融水提供生产生活用水。 自然地理区位因素--河流 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重庆朝天门 长江入海口———上海市 赣江上游———江西赣州市 (1)大河交汇处。 人流、物流在此集散和中转,易形成大的城市。 (2)河流的入海口处易形成大的城市。 例如:中国的天津(海河)、广州、上海及德国的汉堡(易北河),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拉普拉塔河)。 (3)河流水运的起点或终点易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