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导学案 7.4 解决小数问题 【核心素养】 培养分析、概括的能力,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学习目标】 1.通过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购物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认识小数的含义。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的步骤、策略与方法。 3.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累活动经验。 【学习重点】 使学生学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并根据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 根据问题实际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 【课前预习】 自学教材P90的内容,用多色笔勾画出疑惑点;使用导学单独立思考完成课前预习、课堂导学部分的学习,完成课后检测部分习题巩固学习成果。 【课堂导学】 探究点一、阅读与理解 小丽有10元钱,买了1个文具盒,还想买1个笔记本和1支铅笔,她的钱够吗? 说一说知道了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根据题意可知,小丽有10元钱,买一个文具盒花去6.8元后,她还想用剩下的钱买一个笔记本和一支铅笔,求小丽剩下的钱够不够买这两样文具。 探究点二、分析与解答 思考:要解决什么问题?怎样解决呢? 小组内讨论交流,把交流结果写下来 方法一: (1)先算买了文具盒之后,小丽还剩多少钱。 列式:10 - 6.8 = 3.2(元) (2)再算买一个笔记本和一支铅笔一共需要多少钱。 列式:2.5 + 0.6 = 3.1(元) (3)用小丽剩下的钱与笔记本、铅笔的总价进行比较。 3.1<3.2,小丽的钱够了。 方法二: (1)先算买了文具盒之后,小丽还剩多少钱。 列式:10 - 6.8 = 3.2(元) (2)再算3.2元买一个笔记本后还剩多少钱。 列式:3.2 - 2.5 = 0.7(元) (3)用买一个笔记本后还剩多少钱和一支铅笔的价钱进行比较。 0.7>0.6 够了 请你比较一下两种算法有什么相同之处。 方法一:10-6.8=3.2(元) 2.5+0.6=3.1(元) 3.1<3.2,所以买铅笔够。 方法二:10-6.8=3.2(元) 3.2-2.5=0.7(元) 0.7>0.6,买铅笔够了 相同之处:这这两种方法都是先求出买文具盒后剩余的钱,然后再比较剩余的钱够不够用。 用这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都一样,说明了什么? 说明两种方法都计算正确 探究点三、回顾与反思 解答正确吗?你能用其他的方法进行检验吗? 提示:还可以把要买物品的价钱都加起来,看比10元多还是少。 列式:6.8+2.5+0.6=9.9(元) 比较:9.9<10 结论:小丽的钱够了。 几种算法结果都一样,说明计算结果正确。 如果小丽想把不带橡皮的铅笔换成带橡皮的铅笔,钱够吗? 请你根据刚才的解题思路,思考本题的解法,然后把不同的解答方法写到下面。 方法一: 先算10-6.8=3.2(元) 2.5+1.2=3.7(元) 3.7>3.2,所以钱不够。 方法二: 先算10-6.8=3.2(元) 3.2-2.5=0.7(元) 0.7<1.2,买带橡皮的铅笔不够。 方法三: 6.8+2.5+1.2=10.5(元) 10.5>10,所以钱不够。 问题: 你的结果正确吗?你是怎样验证的? 这几种方法得到的结果都一样,说明了计算正确。 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问题: 同一道题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不同的方法可以相互检验。 【课后测试】 一、照样子在花瓣上和花叶上填上适当的数字。 二、火眼金睛辨对错。 1.4.72+0.1-4.72+0.1=0。 ( ) 2.计算小数加减法,得数的小数部分有0的要把0去掉。 ( ) 3.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一定要先算加法,后算减法。( ) 三、选择。 1.在3.1和3.2之间( )。 A.有9个小数 B.有无数个小数 C没有小数 2.一包口香糖标价5元4角改为小数表示的是( )。 A.5.40元 B.5.04元 C.54.04元 3.10.8减去0.3,连续减6次,结果是( )。 A.9.3 B.9.6 C.9 四、妞妞的身高是多少米 【部分答案】 一、8.5 16.3 二、1.× 2.× 3.× 三、1.B 2.A 3.C 四、1.6-0.4=1.2(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