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5年春季学期高二政治第二周周测试卷 一、单选题(25×2=50分) 1.“丝绸之路”不仅促进了古代东西方之间的商品交流,还极大地推动了文化、宗教和技术的传播。“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更是赋予了这一古老通道新的时代内涵,使其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合作与发展的重要平台。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 ①文化传播的需要是古代“丝绸之路”开辟的根本动因②“一带一路”倡议是对古代“丝绸之路”的辩证否定 ③“一带一路”倡议是具有深远影响的国际合作平台④古代“丝绸之路”的繁荣体现了经济与文化相互交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4年1—4月中国与非洲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953.73亿美元,相比上年同期增长了9.9亿美元。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我国决定给予包括33个非洲国家在内的所有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这有利于( ) ①提高我国对外投资水平,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②推动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共筑中非命运共同体 ③改变不公平的世贸规则,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④畅通中非产业链供应链,构建中国发展新格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24年全球经济面临多重挑战,而中国外贸展现出了非凡韧性。据海关统计,2024年前11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9.7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其中,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东盟、金砖国家等的进出口额都呈增长趋势。以上成就的取得得益于我国( ) ①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优化营商环境 ②坚持多边贸易体制,更好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 ③扩大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加强外商投资服务 ④立足国际市场优化贸易结构,提升贸易质量水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西部陆海新通道是连接中国西部与东盟国家的陆海联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国际经济新桥梁。新通道的开通使得运输时间比传统江海联运平均缩短近20天,物流费用减少约20%。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开通表明,我国( ) ①建成区域多边贸易平衡发展体制,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②更好地融入全球经济,促进资源、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 ③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区域经济联盟,主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 ④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自2024年11月1日起,《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4年版)》正式施行,限制措施由31条减至29条,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实现“清零”。这些举措有利于( ) ①贯彻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②拓展国际贸易,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③增强外商投资信心,集聚全球优质的资源要素④倒逼国内制造业加强科技创新,提升竞争优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中非发展基金是中非合作论坛的产物,股东单位以市场化方式给予资金支持,旨在帮助中国企业投资非洲。联合国秘书长特使赞扬“中非发展基金是最重要的中非合作机制之一,中非发展基金在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中非发展基金有利于( ) ①优化中非间贸易结构,促进国际收支平衡②助推中国企业走出去,开拓新发展空间 ③拓宽中国引进外资渠道,提高利用外资质量④推动互利共赢,助力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从2024年12月1日开始,中国对已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实施新的特惠关税政策,原产于这些国家的部分商品出口到中国将享受零关税待遇。对中国实施该举措理解正确的是( ) ①促进了贸易自由化,有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②降低了中国同类商品的生产成本,有利于扩大出口 ③提高了最不发达国家商品的出口价格,有利于保护中国产业 ④体现了合作发展理念,彰显中国在国际经济中的责任和担当 A.①② B.①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