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20830

1.2实验: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 课前导学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日期:2025-04-04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38次 大小:1385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学年,第三,必修,选择性,物理,高中
  • cover
1.2实验: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 基础知识导学 一、实验目的 学会用单分子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 二、实验原理 当把一滴用酒精稀释过的油酸滴在水面上时,油酸就在水面上散开,其中的酒精溶于水中并很快挥发,从而在水面上形成一层纯油酸的单分子层薄膜,如图所示。如果把分子看成球形,单分子油膜的厚度就可以认为等于油酸分子的直径。 实验中如果算出一定体积V的油酸在水面上形成的单分子油膜的面积S,即可算出油酸分子直径的大小,即d= 。 三、实验器材 清水、酒精、 、浅盘(边长约为30~40 cm)、注射器、烧杯、彩笔、爽身粉(或石膏粉)、带有 的玻璃板、容量瓶(500 mL)。 四、实验步骤 1.配制油酸酒精溶液:取1 mL纯油酸注入容量瓶中,向其中注入酒精,直至液面达到500 mL刻度线为止,摇动容量瓶,使油酸充分溶解在酒精中。 2.在浅盘中盛入适量的水(约2 cm深),将爽身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使水处于稳定状态。 3.用注射器吸取一段 溶液,由注射器上的刻度读取该段溶液的总体积Vn,用注射器将该段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注入烧杯中,并记下液滴的总滴数n。 4.由V0= 算出每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V0。 5.用注射器将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浅盘水面中央,形成油膜。待油酸薄膜的形状稳定后,将带有 的玻璃板放在浅盘上,并将油酸薄膜的形状用彩笔画在玻璃板上。 6.根据油膜轮廓范围内的正方形个数,算出油酸薄膜的面积S。 7.根据油酸酒精溶液的配制比例,算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V,由d= 算出油酸薄膜的厚度d。 8.重复以上实验,多测几次油酸薄膜的厚度,并求其平均值,即为油酸分子直径的大小。 五、数据处理 在实验中由d=计算分子的直径,“V”是经过换算后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 的体积。各物理量的计算方法如下: 1.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V0=(n为滴数,Vn为n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 2.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V=V0×η(η为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 3.油酸薄膜层的面积S= (n为有效个数,a为小正方形的边长)。 4.注意单位的统一。 六、注意事项 1.油酸酒精溶液配制后不宜长时间放置,以免酒精挥发改变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增大实验误差。 2.量取1 mL油酸酒精溶液后计量滴数时,应尽量使每滴溶液大小相同。 3.实验之前练习好滴定方法,注射器针头离水面的高度应在1 cm之内。 4.待测油酸液面扩散后又收缩,要在油酸薄膜稳定后再画轮廓。扩散后又收缩的原因:一是水面受油酸液滴冲击凹陷后又恢复;二是酒精挥发后液面收缩。 5.做完实验后,将水从盘的一侧边缘倒出,在这一侧面会残留油酸,可用少量酒精清洗,并用脱脂棉擦去,再用清水冲洗,以保持盘的清洁。 6.本实验只要求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结果数量级符合要求即可。 七、主要误差 1.油酸酒精溶液的实际体积分数和理论值间存在偏差。 2.1滴油酸酒精溶液的实际体积和理论值间存在偏差。 3.爽身粉和油酸在水面上的实际分布情况和理想中的“均匀”“单分子纯油酸层”间存在偏差。 4.采用“互补法”(不足半个的舍去,多于半个的算一个)计算获得的油膜的面积与实际的油膜的面积间存在偏差。 基础小题试练 1.下列关于分子动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邻近分子间不可能同时存在斥力和引力 B.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 C.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表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热运动 D.微粒越大,液体温度越高,布朗运动就越明显 2.(1)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已知实验室中使用的酒精油酸溶液的浓度为滴溶液的总体积为V。在浅盘中的水面上均匀撒上痱子粉,将一滴溶液滴在水面上,待油膜稳定后,在带有边长为a的正方形小格的玻璃板上描出油膜的轮廓(如图所示),测得油膜占有的正方形小格个数为x。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