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21315

第3课 土地改革 课件(共16张PPT+视频)

日期:2025-04-0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5次 大小:1578093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3课,土地改革,课件,16张,PPT+,视频
  • cover
(课件网) 中国古代先后实行了什么土地制度? 中国历史上为解决土地问题都有哪些尝试?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 第3课 土地改革 (1950-1952年) 新中国成立前,哪些地方已经进行了土地改革?哪些地方急需要进行土地改革? 1949年9月前 完成土改的地区 旧解放区 新解放区 3亿人口 新解放区 新中国成立时,占全国人口一半多的新解放区尚未完成土地改革。 全国土地改革前农村人口及土地占有情况 地主、富农 贫农、雇农 占农户总数(%) 不到7% 57%以上 占农村耕地(%) 50%以上 14% 农民为什么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时间:1950年 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核心: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土地改革什么时候开始?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什么文件?核心内容? 第一条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藉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1:第六条:保护富农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得侵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2: 毛泽东提出,“土改规模空前伟大……如果我们只动地主不动富农,则更能孤立地主,保护中农……我们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统一战线,现在……都形成了,为了稳定民族资产阶级起见,暂时不动半封建富农似较妥当的。 ———董志凯《土地改革史话》 特点: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 这次土地改革较以往有何不同? 有利于鼓励中农发展生产的积极性,稳定城市中的民族资产阶级,孤立地主阶级,减少土地改革中的阻力,从而有利于生产发展。p14相关史事 目的:减少改革阻力,促进生产恢复和发展 1953-1958年 进行土改 1959年 开始民主改革 1949年9月前 完成土改 1950-1952年 进行土改 到1952年底,除部分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 回顾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演变 地主减租减息 农民交租交息 打土豪,分田地 《中国土地法大纲》 土地革命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新中国成立初期 知识拓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启示:制定政策要立足实际,实事求是,符合国情。 土地改革建立起的农民土地所有制,是否代表着已经建立起公有制? 土地制度 不同点 相同点 土地 占有者 地主阶级 与农民关系 产品分配 地主阶级 农民 土地归私人所有 地主土地私有制 农民土地私有制 剥削与被剥削 平等 地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劳动成果 农民自己占有劳动成果 封建土地 所有制 农民土地 所有制 注意: 只改变土地所有权, 没有改变土地性质, 二者都是私有制。 土地制度 不同点 相同点 土地 占有者 地主阶级 与农民关系 产品分配 地主阶级 农民 土地归私人所有 剥削与被剥削 平等 地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劳动成果 农民自己占有劳动成果 封建土地 所有制 农民土地 所有制 土地所有制:彻底摧毁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农民地位: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土地改革的意义是什么? 土地改革的意义是什么? 土地改改后第一个丰收年 材料四:三年来的实践证明,土地改革大大促进了整个农业生产力的迅速恢复与发展,保证了全国人民粮食的需要量,增产了工业原料作物。农民的购买力也迅速提高了,1951年全国人民的购买力较之1950年增加25%左右……这就给我国的工业产品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国内市场。———《中国土地改革史料选编》 ③经济发展:解放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