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鄂教一年级下册 《位置和方向》单元 2.东南西北 教学设计 单元 《位置和方向》 课题 2.东南西北 课时 1 核心 概念 3.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学习内容及要求 3.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1~2年级 ①使用前后左右、东南西北、上下、远近等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和方向。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知道太阳每天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知道可以利用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辨认方向。 科学思维 利用太阳东升西落的现象和位置变化辨认方向,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生活能力。 探究实践 在科学实践活动中,能利用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辨认方向,并能使用东南西北等描述周围物体所处的方向。 态度责任 对辨认方向和描述物体方向的活动表现出兴趣。 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利用太阳东升西落的现象和位置变化辨认方向。 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学习使用东南西北等方位词描述周围物体所处的方向。 教学 准备 教师:1.课件优化 教师:2.分别写着东南西北的大卡片。 学生: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一、聚焦问题怎样描述人或物所在的位置(预设5分钟) 1.观察导入(PPT) 1.提出问题 我们已经学习了用前后左右等词描述物体所处位置。那么谁来说说 ,我们学校的大门在什么位置?它的前后左右各有什么物体? 2.学生描述 引出探究问题———怎样辨认方向 3.聚焦问题 怎样才能更准确的描述一个物体所处的位置呢?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熟悉校门口的环境,教师让学生想象自己站在校门口,用已有的方位指示描述校门及附近物体的位置关系,在学生描述的过程中会发现观察的方向不同,描述的位置也不相同。此时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矛盾,引入本课的学习。 二、探索实践:怎样描述位置预设25分钟 1.认识太阳东升西落 (1)提问:你观察过太阳每天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吗?早晨,太阳从什么方向升起?傍晚,太阳又从什么方向落下? (2)我们知道太阳每天东升西落,这一生活经验是不是告诉了我们“东”在哪?“西”在哪? 2. 利用太阳辨别东南西北方向 (1)利用太阳升起的方向辨认教室的东西 提问:现在大家坐在教室里,能不能判断早晨太阳是从教室的哪边升起来的?请同学们指一指这个方向。 (2)揭示“东”这一方位词 (3)辨认教室的其他方向 提问:我们借助太阳升起的方向知道了教师的东面在哪里,还有几个方向怎么确定呢?怎样找出来呢? 出示课件(儿歌)提问:你能根据儿歌的提示,找到其他方向吗? 带领学生做活动:面向太阳升起的方向,两臂侧平举;根据儿歌提示,辨认东南西北。 随着学生指认,教师在教师另外三面墙上分别贴上写着西北南各方向的卡片。 进一步提问:教室的西面、北面、南面各有什么物体,你能描述一下吗? (4)利用太阳落下的方向辨认方位 教师把前面活动中在教教室墙上贴的卡片取下来。 提问:现在我们能够通过早晨面向太阳,找到东南西北各个方向,那么傍晚的时候,当我们面向太阳时,前后左右又各是什么方向? 提问:能把下面的儿歌填写完整吗? 出示课件:傍晚面向太阳,前面是西,后面是东,左面是( ),右面是( )。 带领学生做活动:傍晚面向太阳落下的方向,两臂侧平举,根据儿歌提示,辨认东南西北各方向。 (5)引导学生了解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之间的关系。 提问:现在我们已经确定了教室的四个方向,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