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23345

第一章 阶段练习一(课件 练习,共2份)(含解析)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日期:2025-04-30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1次 大小:512958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练习,解析,必修,选择性,2019,图版
    阶段练习一  [分值:96分] (选择题1~16题,每小题4分,共64分) 下图示意甲、乙两个相邻国家的产业构成情况。据此完成1~2题。 1.甲、乙国家可能是(  ) A.印度、巴基斯坦 B.法国、德国 C.印度尼西亚、日本 D.墨西哥、美国 2.图中箭头所示的生产要素及其流动方向,符合区际关系的有(  ) ①资金 ②技术 ③劳动力 ④原料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24·陕西咸阳调研)平顶土坯房是某地特色民居,屋顶没有瓦,没有屋檐。建造屋顶时,先在梁上铺苇席或木板等,再用树枝、柴草铺平,然后在其上糊一层黏土泥巴,最后在黏土泥巴中加入适量的沙子,反复捶平压紧。该民居建筑密度大、布局紧凑,高墙窄巷是最为典型的景观特点。据此完成3~4题。 3.该平顶土坯房民居最可能分布在(  ) A.云南丽江 B.黑龙江漠河 C.新疆喀什 D.山西平遥 4.当地民居布局紧凑、高墙窄巷的原因可能有(  ) ①人多地少,少占农田 ②资源短缺,节省材料 ③冬季减少热量散失 ④冬春季减轻风沙影响 ⑤夏季相互遮阴,减少阳光照射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③④⑤ (2024·广西南宁检测)读“我国局部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5~6题。 5.图中的7个自然带(  ) A.边界是明确的 B.范围差异较大 C.内部差异明显 D.相互间无联系 6.划分山西与陕西边界的主要依据是(  ) A.山脉 B.经线 C.河流 D.植被 读“我国某区域农业系统水、气、植被相互作用图”,完成7~8题。 7.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环节分别是(  ) A.降水增加、大陆性增强、降水减少 B.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气温变幅减小、降水增加 C.气温变幅减小、蒸发增强、降水增加 D.地下水位上升、气温变幅增大、土壤表层盐分积累 8.该示意图体现了(  ) A.区域的差异性 B.区域的整体性 C.区域的相对稳定性 D.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量是无穷的 自2018年起,浙江省安吉县在充分考虑了地形、气候、土壤等适宜茶叶生长的自然条件后,选择向四川省青川县捐赠茶苗540万株,建成绿色有机茶叶生产基地,茶叶后期加工、销售由浙江省负责。读图,完成9~10题。 9.青川县与安吉县(  ) A.区域特征相同 B.空间尺度相同 C.地理位置相同 D.发展方向相同 10.图中箭头反映出区域间具有(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动态性 (2024·广东深圳阶段考)一般来说,经济发达或发展速度较快的地区对外来人口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城市购房成交数据可反映一个区域的人口长期定居趋势,按照购房人群来源地可划分为省(区)内及省(区)外。下图是“我国部分城市购房人群中的省(区)内客户比重统计图”。据此回答11~12题。 11.图中的甲城市最不可能是(  ) A.西宁 B.银川 C.杭州 D.洛阳 12.深圳市的省内购房客户比重很低,主要原因是(  ) A.其所在省经济发展水平低,居民购房能力很弱 B.其所在省的其他很多城市对购房客户的吸引力更强 C.深圳市经济发展水平很高,对省外购房客户的吸引力强 D.深圳市依山傍海,环境优美,对省外购房客户的吸引力强 下图为“甲、乙两区域简图”。完成13~14题。 13.下列有关甲、乙两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区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 B.乙地区典型植被为热带雨林 C.甲、乙两地区河湖众多,河流径流季节变化都较小 D.甲地区矿产资源贫乏,乙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14.甲、乙两区域社会经济特征的共同点是(  ) A.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热量不足 B.加工制造业都接近原料、燃料产地 C.水陆交通便利,交通通达度高 D.城市高度密集,城镇化发展速度快 (2024·四川成都质检)第16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南宁隆重开幕,东盟各国及国内各省市纷纷抓住这个机会进行旅游推介活动和旅游投资项目招商,使本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