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23368

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3章末检测试卷三(课件 练习,共2份)(含解析)

日期:2025-10-19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1次 大小:203576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份,练习,课件,检测,试卷,图版
    章末检测试卷三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2024·湖北荆州期末)下图示意碳物质在地球各圈层中的循环过程。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①——————反映碳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循环的过程 B.控制④环节的人类活动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 C.⑤环节循环速度如果加快,可以减缓碳排放的速度 D.①~⑥环节揭示了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是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表现 2.据图分析,我们应该把节能减排的重点放在(  ) A.农村更多使用沼气获得绿色能源 B.禁止发展第二产业 C.大力开发水能和核电 D.依靠科技提高化石燃料的利用效率 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的过程被称为“蓝碳”,海洋储存了地球上约93%的二氧化碳。红树林、海草床和滨海盐沼并称三大滨海“蓝碳”生态系统。下表为“蓝碳”生态系统相关数据。读表,完成3~4题。 占陆地植物生物量 碳沉积量 碳存储时间 0.05% 5倍于热带雨林 数千上万年 3.“蓝碳”生态系统(  ) A.储存碳所占的海洋空间大 B.固碳储存效率高 C.可借助GIS技术获取分布数据 D.分布于热带海区 4.我国重视“蓝碳”生态系统的保护,可以(  ) ①减缓全球气候变暖 ②发展海洋蓝色经济 ③保护生物多样性 ④缓解酸雨危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全球气候变化会对农业生产产生较大的影响。下图为“全球升温1.5 ℃和2.0 ℃我国各麦区增、减产面积与产量变化统计图”。据此完成5~7题。 5.气候变暖对我国不同区域小麦增、减产面积的影响表现为(  ) A.北方地区总体减产面积较大 B.青藏减产面积大于增产面积 C.南方地区总体减产面积较小 D.西北地区全境小麦均增产 6.与增温1.5 ℃相比,增温2.0 ℃小麦总产增产最显著的是(  ) A.西北春麦区 B.西南冬麦区 C.北部春麦区 D.长江中下游冬麦区 7.气候变暖影响小麦产量,主要是改变了小麦生产环境的(  ) A.昼夜温差 B.生长周期 C.降水量 D.无霜期 (2024·广东揭阳期末)两名小学生针对大街小巷到处都分布有羊肉串烧烤摊点的现象,向社会公众发出紧急呼吁:“口下留情救绿荫!”据此完成8~10题。 8.由材料可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  ) A.进行国际合作 B.实施清洁生产 C.选购绿色产品 D.公众认识与参与 9.这一现象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是(  ) ①污染空气 ②伐木烧炭,破坏林木资源 ③酸雨污染加剧 ④使鸟类失去家园,破坏生态平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既保留这种被大众接受和欢迎的烧烤饮食文化,又能减轻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正确的方法是(  ) A.加强城市管理,分片集中设置摊点 B.选用无污染的热源烧烤,如电烤 C.逐步淘汰或限制烧烤 D.坚决予以取缔 发达国家每年会产生电脑、手机、家用电器等约5 000万吨的电子垃圾,其中绝大部分被非法出口到非洲和亚洲。加纳首都阿克拉郊区阿格博格布洛西是世界最大的电子垃圾末端处理地区之一。已通过层层回收的电子垃圾最后到达这里,当地居民再通过焚烧清除掉废弃电器上的塑料,获取少量的可以回收的金属,无价值的部分直接填埋。据此完成11~12题。 11.阿格博格布洛西成为世界上受到电子垃圾严重影响的区域之一,其根本原因是(  ) A.民众环境保护意识差 B.处于国际分工的末端 C.国家环境标准门槛低 D.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低 12.下列关于跨境污染物转移对阿格博格布洛西的影响,正确的是(  ) A.损坏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区域发展潜力下降 B.处理方式主要污染大气,对水源的影响较小 C.有利于产品零部件重新利用,提高重复使用率 D.通过获取高价值的回收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某月,一位地理爱好者前往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