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2423396
23出师表(说课稿)-2024--2025学年 统编版 语文九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0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8次
大小:1628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张
23出
,
师表
,
课稿
,
-2024--2025
,
学年
,
统编
23《出师表》说课稿 一、说教材 《出师表》是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该单元的课文以文言古诗文为主,围绕治国、理政、军事战争展开。单元目标其中一点,“分析人物形象,学习古人高超的劝说、讽谏艺术及强烈的家国情———,是单元教学重点。《出师表》作为一篇经典文言文,存之典册,粲然于文苑,特别是蕴含其中的古仁人的理想主义情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君爱国情怀,一直为后世推崇。所以,将“感受诸葛亮忠君爱国的情———作为学习重难点。 二、说学情 学生已掌握一定的文言知识,能自主阅读、初步理解课文。对诸葛亮这个历史人物并不陌生,但大多仅限于神机妙算的智者形象。而在《出师表》铿锵振响、慷慨深沉的文字之中,渗透着的是诸葛亮的拳拳之心,对这一点,学生并没有深刻感悟,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导。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单元的学习目标以及本课的实况和学生的实际,特制定以下总目标: 文化自信:感受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君爱国情怀,从而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立志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语言运用:借助注释与已有的文言知识,疏通文义,积累重点词语与句式,学习本文融情于议论、叙事,以情动人的写法。 思维能力:了解文章夹叙夹议、寓情于理的写作特点及奏表的特点,了解诸葛亮的治国主张。 审美创造: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色,提高审美品味;培养鉴赏文言文的能力,感受奏表的艺术特点。 四、说教法学法 朗读法、合作讨论法、点拨归纳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曾经学过一首杜甫的诗叫做《蜀相》,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首诗的内容:“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你知道题目中的蜀相与内容中的丞相说的是谁吗?(诸葛亮。)尾联一句“出师未捷身先死”正是诸葛亮《出师表》的概括,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下《出师表》。 (设计意图:回顾旧知,学生在以前曾经学过杜甫缅怀诸葛亮的诗作《蜀相》,铺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感知背景 表:古代的一种文体,是臣子给君主上的奏章。“出师表”是出兵打仗前,主帅给君主上的奏章。或表明精忠报国之心,或献攻略之策。历来以战名世者甚众,以表传后者颇少。唯独诸葛亮的《出师表》不仅存之典册,而且灿然于文苑。这是因为孔明之作,持论贤明通达,行文情浓义明,因而被奉为理政的规范,作文的楷模。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在隆中耕种,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辅佐刘备建立蜀汉。代表散文《出师表》《诫子书》等。 写作背景:这篇表文写于蜀汉建兴(后主刘禅年号)五年(227年)第一次出师伐魏之前。当时蜀汉已从猇亭战役的惨败中恢复过来,既与吴国通好,又平定了南方的叛乱,所以诸葛亮决定北上伐魏,写这篇表文的目的是,希望刘禅任用贤臣,采纳忠言,赏罚分明,使国内政治修明,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以实现先帝“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宏大理想。 (设计意图:旨在引导学生拓宽知识,了解“表”这种文学体裁,了解《出师表》的写作背景,更加深入地认识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 目标导学二:通篇阅读,疏通文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提出朗读中的疑难字句,教师组织同学们相互帮助,进行解答。 2.在朗读的过程中,结合课文注释,疏通文义。 3.教师点拨特殊文言现象。 (设计意图:以学生自主翻译为主,积累文言现象,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目标导学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朗读课文,划分文章层次,概括大意。 明确:可将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5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2025-04-03)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练习题(含答案)(2025-04-03)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训练文体知识类课件(19张PPT)(2025-04-03)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训练文本解读类课件(共30张PPT)(2025-04-03)
[期中小卷]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综合试卷(含答案)(2025-04-03)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