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乌龟约仙鹤一起到远方旅游。乌龟不会飞,它咬住树枝的中间,让两只仙鹤各叼住树枝的一端。临行前,仙鹤提醒乌龟到了空中不要说话:“如果你一张嘴,就会掉下去。”当它们飞过一个小镇时,有个小孩儿喊道:“看呀,仙鹤绑架了乌龟!”乌龟想解释一下,刚说“不……”,就从空中掉了下去…… 思考:仙鹤的话中使用的判断与性质判断、关系判断有什么区别? 如果你一张嘴,就会掉下去。 是一个复合判断 你一张嘴 你会掉下去 由两个判断组成 ①复合判断是由其本身包含的其他判断构成的判断, 从分析复合判断的逻辑结构看,直接构成它的要素是判断。 ②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是简单判断,都直接由概念构成,也就是说,从分析简单判断的逻辑结构看,它的基本要素是概念。 第五课 正确运用判断 第三框 正确运用复合判断 选必三 2023年冬,军大衣在大学生中爆火。军大衣不仅能够提供保暖功能,还能展现个人的独特品味和风格。此外,年轻人通过分享自己穿着军大衣上课的照片和视频,也推动了军大衣的流行。在网络上,更有爆梗“不是羽绒服买不起,而是军大衣更有性价比。” 思考:材料中标黄的语句属于什么判断? 提示:它们都是复合判断。 联言判断 例如:“或者李是凶犯,或者赵是凶犯。” 支判断 支判断 联结词 联结词 复合判断是其本身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它由联结词和支判断两部分组成。 1、运用复合判断必要性 认识对象的情况是多种多样的,仅仅依靠简单判断并不能全面地反映对象的情况。 这就需要运用复合判断。 2、复合判断含义及逻辑结构 ①组成复合判断的判断,称为支判断。②联结支判断的词项叫作联结词。 一、复合判断及其种类 3、复合判断的种类 根据断定情况的不同,复合判断分为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和假言判断等多个种类。 (1) 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联言判断 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 要么武松把老虎打死,要么武松被老虎吃掉。 (3) 对对象之间的条件联系加以断定———假言判断 (2) 断定对象的可能情况———选言判断 鲁迅既是文学家,又是思想家。 联言判断中的“联”,就是联结的意思,所以表明同时存在的情况; 选言判断中的“选”,就是选择的意思,所以表明可能的情况; 假言判断中的“假”,就是假设的意思,所以表明假设的情况。 一、复合判断及其种类 清朝曾国藩带兵镇压太平军时,曾一度连吃败仗,弄得他茶饭无心,一筹莫展。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只好从实呈报,向皇上请罪。然后... 吾得向皇上请罪,告诉皇上:“臣屡战屡败。” 建议你换个说法,改成“臣屡败屡战” 思考:为什么这位幕僚把词序调个位置就能化凶为吉而且受到奖励呢? 从思维方法角度来说,他巧妙地运用了复合判断中的联言判断。 曾国藩看了连声叫好。报告递上去以后,果然化凶为吉,而且受到奖励。 二、正确运用联言判断 二、正确运用联言判断 1、联言判断的含义及结构 (1)含义:联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 (2)逻辑结构 联言支 联结项 组成联言判断的支判断叫作联言支。 一个联言判断至少包含两个联言支。 ①常常用来联结联言支的词项,叫做联言判断的联结项; ②举例:“并且”、“既……又……”、“不但……而且……”、“虽然……但是……”等; ③联言判断的联结项有时可以省略。 这篇散文文笔生动 并且 这篇散文富有哲理 联言支 联结项 联言支 “并且”“既……又……”“不但……而且……”“也” “虽然……但是……”“不是……而是……”“接着” “一方面……另一方面……”“然后”“于是便” “不仅不……反而……”“尚且……何况……” “尽管……可能……”“然而”“而”“且” 在日常语言表达中,联言判断的联结项有时可以省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