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纲要 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道德与法治 课程类型:基础课程 适用年级:四年级上学期 总课时:38课时 设计者: 课程目标 课标分析 课程标准是课程内容实施和评价的依据和归宿。四年级属于第二学段,立足道法五大核心素养,基于学段目标和学业质量要求,析出核心素养指标。 维度 学段目标 学业质量要求 核心素养指标 政治 认同 (1)初步感知基本国情,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2)初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性成果,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3)感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4)初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在日常生活和集体活动中加以践行。 能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初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道行 修养 (1)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懂得个人成长离不开社会和他人的支持与帮助,诚实守信。 (2)体验公共设施给自己生活带来的便利,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 (3)树立劳动意识,积极参加劳动实践,懂得劳动光荣、劳动不分贵贱。 通过经历从感性体验到理性认知的过程,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知礼仪、守秩序、爱劳动,形成健全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发展良好的道德行为。 法治 观念 (1)具有规则意识并学会遵守规则。(2)了解社会交往的基本规则,树立平等意识,互相尊重。 (3)知道法律能够保护自己的生活。 能形成法治信仰和维护公平正义的意识,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健全 人格 (1)学会认识自己,理解他人,对他人有同情心。 (2)能够识别消极情绪,学习调节情绪的方法。 (3)做事有耐心,在克服困难中增强自信心。 (4)能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倾听他人的意见,体会他人的心情和需要。 (5)学会适应环境的变化。 形成健全人格,能够正确认识自我、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养成积极的心理品质,提高适应社会、应对挫折的能力。 责任 意识 (1)热爱集体,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和民主管理,有互助 意识。 (2)初步了解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3)热爱自然,了解自然是我们生活的共同家园,懂得保护环境、爱护动物、节约资源。 通过提升对自己、家庭、集体、社会、国家和人类的责任感,增强担当精神和参与能力。 (二)教材分析 《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全册共四个单元,分别是第一单元:同伴与交往;第二单元:做聪明的消费者:第三单元:美好生活哪里来: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教材每课都由课题、二级标题、正文、栏目(“活动园”“交流园”“小贴士”“知识窗”“相关链接”“阅读角”和“故事屋”)、主持人、范例等要素构成。 单元 主题 章节题目 设计 意图 生活领域和 学习主题 核心 素养 单元 目标 第一单元 同伴与交往 1.我们的好朋友 积极理性认识友谊聚焦交往 品质:守信 专项冲突与欺负的应对 自我成长 领域同伴 交往主题 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 1、懂得什么是真友谊,学会珍惜和维系友谊,树立正确的友谊观。 2、了解常见的失信行为与原因,认识和感受失信行为带来的后果。认识守信的价值,形成守信意识。 3、学会正确看待冲突初步学会积极解决冲突的技能与方法,学会识别欺辱并解决欺辱的方法。 2.说话要算数 3.当冲突发生 第二单元 做聪明的消费者 4.买东西的学问 了解购物中的学问转向购物背后的需求。聚焦节约的消费方式。 社区生活领域 理性消费主题 道德修养 法治观念 1.学习并掌握购物的相关常识和技巧,养成文明购物习惯,能够维护自身合法权益。2.能够辨明合理与不合理的购物要求,学会做出正确的购物选择,学会合理消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