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25857

4.2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步练习(含解析) 2024-2025学年苏教版(2019)生物学选择性必修二

日期:2025-04-04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6次 大小:2784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必修,选择性,生物学,2019,苏教版,学年
  • cover
4.2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 一、单选题 1.我国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国家公园,生态保护成效显著,生态环境质量得以提升,生态功能得以巩固。通过一系列保护措施的实施,8000多种珍稀动植物得到良好保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建立国家公园时需把保护对象从原地迁出,属于对生物多样性的易地保护 B.建立国家公园能同时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物群落多样性三个层次 C.生态功能是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的体现,间接价值远大于它的直接价值 D.可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国家公园内各种保护动物的种群数量,以利于其保护 2.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考察时指出,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是国宝,是水库、粮库、钱库,更是碳库,要充分认识其对国家的战略意义,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海南热带雨林的固碳作用,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碳平衡 B.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吸引游客旅游体现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主要体现生态工程的自生原理 D.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有效降低野生物种栖息地的碎片化程度 3.北京日报发表文章:严格湿地保护制度,让“红线”变“红利”。针对我国湿地生态系统仍然存在“赤字”问题,政府在生态修复时,应注意选择净化能力较强的物种去除湿地中的有毒物质和营养盐,充分考虑不同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保护和恢复湿地与陆地、水域的连接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湿地与陆地、水域的连接可以促进生物迁移,增加湿地的遗传多样性 B.湿地保护过程中选择种植净化能力强的物种遵循了生态工程的自生原理 C.湿地保护过程中考虑不同种群的环境容纳量遵循了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 D.湿地具有的调节气候、旅游观赏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4.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循环原理可使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顺利进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 B.自生原理要求在构建人工生态系统时,要提高生物多样性,构建复合群落 C.整体原理是考虑自然系统的规律,所有的人类活动必须完全以生态系统为核心 D.整体原理要求系统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比例关系 5.如图是生态工程化水产养殖的模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生态工程化水产养殖可能改变潜流湿地演替的方向与速度 B.池塘中鱼、虾等水产品中的能量可能大于池塘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C.此模式可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D.与自然池塘相比,人工养殖池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高 6.赤峰市元宝山矿区废弃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恢复“绿水青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人工覆盖表土并恢复植被有利于生态系统的自生 B.畜牧养殖产生的粪肥为植物提供有机物可促进能量循环 C.发展牧草业、建立饲料厂考虑了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 D.根据地形和塌陷程度选择适合的植物种类遵循了协调原理 7.打井、化肥厂污水排放等人类活动导致乌鲁木齐市柴窝堡湖湿地受到破坏,湖水面积急剧减小,湿地出现荒漠化。自2013年起,相关部门通过多种举措,如种植抗沙、耐旱的草木樨、苜蓿等牧草,使柴窝堡湖湿地得到了有效修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湿地因人类活动干扰出现荒漠化,说明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限 B.该湿地中的某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浓度超过环境浓度的现象叫作生物富集 C.柴窝堡湖湿地生态修复过程中,植物种类增多说明生态系统的营养级增多 D.选用适应该湿地环境的牧草品种进行生态修复遵循了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 8.生态浮床技术常用于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它利用水生植物及根系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吸收N、P等元素;同时也吸引了各种鸟类前来筑巢繁殖。既净化了水质,又美化了环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流经浮床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等于生产者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