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1.1971年10月25日,某次国际会议上,当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提案表决结果出来时,向中国表示祝贺。他们向中国祝贺的原因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C.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1971年10月,有新闻媒介评论道:“中国是在自己不在场的情况下,受到联大三分之二以上国家的祝福,使联合国发生根本变化。”该评论意在赞扬中国( ) A.支援朝鲜军民抗击侵略 B.推动万隆会议取得成功 C.形成了全方位外交布局 D.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3.20世纪70年代是我国的一个建交高潮时期。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美双方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同年中日建交;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这反映出( ) A.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B.中国已跻身超级大国之列 C.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 D.中国的综合实力超越美日 4.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B.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与发表,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署《中日联合声明》 D.截止2023年3月,中国已与世界上182个国家建交 5.2016年是周恩来总理逝世40周年。某校学生要编写一期以“周恩来外交成就”为主题的黑板报,以下关于周恩来的活动与评价中,最适合这一主题的是( ) A.深明大义———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B.顾全大———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争取和平———奔赴重庆参加国共谈判 D.高瞻远瞩———推动中美关系坚冰消融 6.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时,中美双方贸易不足25亿美元,相互投资几乎为零;到2017年,双边贸易超过5800亿美元,各类投资累计超过2300亿美元。这直接表明中美建交( ) A.加强了两国间的科技文化合作 B.促进两国环保事业交流 C.消除了两国间的经济贸易摩擦 D.利于两国经济联系加强 7.1960年,尼克松曾说:“一个国家必须爱好和平才具备进入联合国的资格。十分明显,中国不是。”而1971年他又说:“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参加,是不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尼克松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B.中美外交关系的正常化 C.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D.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8.大国关系事关全球战略稳定。20世纪70年代,中国和美国、日本关系改善主要是因为中国( ) A.国际地位的提高 B.实行了对外开放 C.推行全方位外交 D.建成了小康社会 9.20多年来日本人民为恢复中日邦交正常化作出了巨大努力,都是因为日本政府对美国卑躬屈膝而未获成功。现在美国居然在改善对华关系上走到日本前列……不少政治家对此产生了高度的警觉。因此,日本政府( ) A.谋求与中国关系正常化 B.坚决反对美国的霸权主义 C.放弃了意识形态的分歧 D.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10.2024年2月17日,中国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指出,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一是做推动大国合作的稳定力量;二是做应对热点问题的稳定力量;三是做加强全球治理的稳定力量;四是做促进全球增长的稳定力量。材料表明中国( ) A.旨在构建与大国均衡的关系格局 B.展现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担当 C.推动了中华文化向世界各地传播 D.提升了全球治理体系的应对能力 11.近年来中国发起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亚信峰会,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这表明当今中国( ) A.致力于加强亚洲各国的合作 B.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C.主导了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 D.极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全面合作 12.下表反映了我国( ) 1991年 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2001年 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