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1.(2021安徽定远民族 出卷网中学月考)秦汉时期,面对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间的冲突,为了保卫自己的文明系统,中原王朝采取“用险制塞”的隔绝固守与“导途凿空”的外拓互通并举之策。表现在( ) A.修筑长城、通使西域、开辟丝路 B.北讨匈奴、南征北战、开凿灵渠 C.修建驿道、收复河套、开发象郡 D.联络西域、夹击匈奴、通婚和亲 2.(2021安徽淮南二模)公元前121 出卷网年,霍去病带领万余骑兵,出击陇西,大败匈奴,整个河西地区处在西汉控制之下,朝廷设置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并大兴屯田戍边。公元前119年,朝廷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旨在联合乌孙夹击匈奴。材料表明西汉政府 ( )21教育网 A.稳定和管理边疆的手段多样 B.出于经济动力派遣张骞出使 C.高度重视对商路安全的保护 D.有效沟通了东西方贸易通道 题组二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 3.(2022辽宁六校协作体联考 出卷网)汉魏之际,岭南一带是南方相当落后的地区之一。南朝时期,政府规定该地区因地制宜地缴纳贡赋,此地也逐渐实现粮食自给。到隋朝时,岭南“多以盐、米、布交易,俱不用钱”。材料主要表明( )21cnjy.com A.岭南得到了发展但仍然比较落后 B.岭南地区的农、商业进步明显 C.政府扶持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 D.南方经济开发的格局初步形成 4.(2021四川泸县五中月考)有学者 出卷网在吐鲁番考古时发现了大量唐朝文书,其中公文书内容涉及土地、户籍、赋役、军事、诉讼和馆驿等,私文书内容多为借贷、买卖契约等;此外还发现了《千字文》等蒙书。材料反映出当时 ( ) A.西域地区全面接受了中原文化 B.唐朝有效加强了对西域的管理 C.西域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得到发展 D.唐朝实行大一统的文化政策 5.(2022广东深圳光明期中)宋朝与 出卷网辽、西夏、金各政权之间的经济往来十分密切,官方在边界设置“榷场”,进行互市交易,民间贸易相当活跃,同时也出现《周礼》《孟子》《论语》等儒家经典书籍经由榷场流入少数民族政权地区的现象。由此可知,榷场的设置( )【出处:21教育名师】 A.加深了少数民族对中原的依赖 B.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融 C.体现了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D.展现了中原文化的优越 题组三 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 6.有学者指出:“1264年忽必烈 出卷网建立总制院管理吐蕃并监督政府和佛教僧徒的关系,八思巴成为总制院的第一位行政长官。”上文中“总制院”即后来的( ) A.理藩院 B.御史台 C.宣政院 D.中书省 7.(2022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期中)明朝前 出卷网期,政府在北方设立九边重镇防范蒙古,但蒙古军队多次南下掳掠,甚至俘虏皇帝,威逼北京。明朝后期,政府与蒙古达成协议,恢复通贡,边镇开设互市,边民可自行贸易,从此蒙古基本不再构成边境威胁。这一变化反映出( ) A.中原经济是蒙古政权的生存基础 B.诸王守边削弱了边地的防御力量 C.明朝对蒙古采取堵疏并用的政策 D.经贸往来利于民族之间亲善和睦 8.1691年,康熙与蒙古各部 出卷网落首领在多伦诺尔会盟,同意喀尔喀与内蒙古一样实行编旗的请求,除保留喀尔喀蒙古原有的汗号外,取消蒙古贵族旧的等级名称。会上对首倡来归者、奏请编旗者等进行了表彰和封赏。这反映了(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蒙古族同中央政府的关系加强 B.民族平等政策得到落实 C.蒙古族原有的政治传统开始消失 D.蒙古族取得了特殊地位 9.(2021广西北海期末)明清 出卷网时期,随着朝廷在土司地区经营的深入,朝廷把“入学读书习礼”作为土司袭替的必由之路,使得土司官员积极向学,参加科举,中试后或进入流官体系或承袭土司,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土司制度与科举制度的软性整合。明清时期的这一措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