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为春秋战国货币起源原生区域示意图。当时,东西南北的货币呈现出多元性的特点。这一现象反映了( )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争霸战争加速了货币的统一 B.经济地理环境影响货币类型 C.经济发展推动货币改革 D.图腾崇拜影响了货币样式 2.唐前期,政府规定每位纳税者可授 出卷网田总额为100亩,事实上纳税者实际拥有的土地面积往往比这要少很多,但每位纳税者的纳税数目都是固定的,并不考虑个人的经济状况。由此可知( ) A.赋税制度亟待做出重大调整 B.纳税者实际负担较为沉重 C.租庸调制缺乏稳固运行基础 D.均田制徒有其名,并无其实 3.唐代租庸调制规定百姓可以“纳绢代役”,宋代王安石的募役法则规定百姓可以出钱免役。这实质上反映了( ) A.中国古代货币经济的确立 B.封建政权对农民阶级剥削的加重 C.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变更 D.封建政权对农民人身控制的减弱 4.在唐代,饮茶习俗逐渐风靡全国,许多著名 出卷网的茶园规模大,产量高。唐中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宋代川陕地区的茶园买卖频繁,交子成为交易的重要中介。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政府设益州交子务,首发“官交子”126万贯。这说明( ) A.唐宋时期官府主导茶叶交易 B.纸币成为宋代主要流通货币 C.商业发展推动国家政策调整 D.唐代的茶税已经超过农业税 5.元代纸币流通广泛,一 出卷网度成为丝路贸易的“硬通货”。《元史》记载,至元二十二年,忽必烈“遣马速忽、阿里赍钞千锭往马八图(国)求奇宝”。这表明当时( ) A.纸币国际化提升元朝影响力 B.海上贸易通道遭遇严重的阻碍 C.纺织业获得广阔的海外市场 D.厚往薄来的朝贡贸易十分繁荣 6.下表是明代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年)徽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情况表。此表反映了( ) 时间 使用通货类别及契约张数 洪武年间至永乐年间 宝钞23、银1、布1 宣德年间至景泰年间 宝钞4、银27、布42、稻谷4 天顺年间至弘治年间 银52、稻谷1 A.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 B.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 C.布匹、稻谷一直作为支付手段 D.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 7.下表是明清时期耕地和人口变化的数据。清中期人口比明初增加的政策因素是( ) 时期 耕地面积 人口 明初 8.5亿亩 6 600余万 清中期 约10亿亩 超过3亿 A.大量耕地被开垦,可以养活更多的人 B.“摊丁入亩”政策使百姓不再隐瞒人口 C.一条鞭法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 D.重农抑商政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8.清同治中期,江苏依据 出卷网嘉庆、道光以来的钱漕折征惯例,确立了每岁根据银米市价核定田赋征价的弹性。这样的定价机制改变了传统以固定化为基本原则的田赋运作制度。这种变化( )21教育网 A.开启了漕务管理市场化改革 B.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百姓负担 C.反映了晚清税制走向近代化 D.改变了清廷赋税的收支结构 9.下表为1927—1937年国民政府关税税率变化表。这一变化( ) 年份 1927—1929 1930 1931—1932 1933 1934—1937 税率 4% 10% 15% 20% 25% A.为政权稳定提供物质条件 B.维护了国际市场稳定 C.有利于保护民族经济发展 D.推动了关税自主运动 10.1934年,美国颁布《白银法 出卷网案》,据此大量高价收购中国白银。国民政府于1935年进行了币制改革,确定实行法币政策,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后加中国农民银行)所发行之钞票为法币;禁止银元的流通,收归国有的白银移存国外,作为外汇准备金;放弃银本位制,采用外汇本位制。这一举措( ) A.维护了国家的独立主权 B.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 C.建立起完善的金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