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29497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同步学案

日期:2025-04-2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50次 大小:54963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4课,中国,历代,变法,改革,同步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要点目标】 学习要点 水平1—2学习目标 水平3—4学习目标 中国历史上变法和改革的历程、内容,理解改革的历史必然性和作用 (1)概述中国古代、近代重要变法改革的背景、基本内容,分析成败原因(2)了解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改革开放的主要历程,分析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 (1)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的必然性和影响(2)认识当代中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3)认识中华民族改革创新的传统,体会改革家们的政治智慧 【课时间轴】 【纲要关联】 子目 知识点 关联 一、中国古代重要的变法和改革 商鞅变法 纲要上第一单元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子目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教材P10) 孝文帝改革 纲要上第二单元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子目三“十六国与北朝”(教材P29) 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 纲要上第三单元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子目三“王安石变法”(教材P51) 张居正改革 纲要上第四单元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子目一“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教材P72) 二、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维新思想、戊戌变法 纲要上第五单元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子目一“戊戌变法”(教材P102) 清末“新政” 纲要上第六单元第19课“辛亥革命”,子目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教材P108)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 社会主义革命 纲要上第九单元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子目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教材P160) 《论十大关系》、中共八大、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纲要上第九单元第27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子目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教材P162) 改革开放 纲要上第十单元第28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子目二“改革开放进程”(教材P170) 十八大、十九大、改革开放全面总结 纲要上第十单元第29课“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子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教材P175)和子目二“综合国力不断提升”(教材P178) 【文本梳理】 一、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学习聚焦:中国自古就有改革的传统。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推动了生产力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和民族交融。但改革过程充满了曲折与艰辛。 (一)秦国商鞅变法 1.背景:(1)经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生产关系处于急剧变动之中。 (2)政治:兼并战争不断,各诸侯国为了适应社会变动,推行变法。 2.内容:(1)政治:建立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 (2)经济:废除井田制,授田于百姓;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3)军事: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 (4)社会: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 3.特点: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纲要上P11) 4.影响:(1)打击贵族特权,促进封建政治、经济、军事发展; (2)使秦国成为政治军事强国,为秦统一中国奠定基础。 ※概念解释※ 什伍连坐 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商鞅在秦献公实行户籍制基础上,制定连坐法。“令民为什伍”,五家为“伍”,十家为“什”,各家互相监督,实行连坐。告发奸人者,同杀敌者一样有奖赏;隐藏奸人者,同降敌者一样有惩罚。以此建立起基层管理体制,强化中央集权,为征发赋役创造条件,整肃社会秩序。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1)内迁游牧民族建立政权,相互之间征伐不断; (2)前秦于4世纪下半叶统一北方,但淝水之战后又迅速瓦解; (3)鲜卑族拓跋部建立北魏,于439年重新统一北方; (4)战乱给各族人民带来苦难,在冲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