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节 台湾省 第2课时 【素养目标】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分析台湾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原因。 2.认识海峡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必然性及其重要意义。 【重点】 台湾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原因。 【难点】 台湾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原因。 【自主预习】 【知识点一】经济发展特点 1.经济特征:地狭人稠,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 。 2.经济发展:21世纪以来,台湾省形成以 和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 科学园区被称为“台湾的硅谷”。台湾的高新技术产业未能自主掌握核心技术,高度依赖于 等发达国家。 3.贸易对象:由欧美市场转向亚太市场, 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 【知识点二】海峡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1.在经济全球化深化发展、两岸联系日益密切的形势下,促进两岸经济社会 发展是必然要求。 2.发展两岸经贸关系,应紧紧围绕着“有利于两岸人民 、有利于两岸关系 、有利于促进祖国 ”的中心思想。 【合作探究】 1.根据课本分析台湾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利条件。 2.阅读教材第111页表M,完成下列问题。 (1)思考台湾经济发展各阶段的特点,将括号内备选答案的代号填写在下表的空格中。 时间 主要出口 产品特征 主导产业类型 20世纪50年代 产品 密集型产业 20 世纪60—80年代 产品 密集型产业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产品 密集型产业 (主要出口产品特征:A———初级;B———高附加值;C———普通工业。主导产业类型:①———劳动;②———技术;③———原料。) (2)请归纳台湾经济发展的特点。 ①20世纪50年代以来,台湾出口产品的技术水平越来越高。 ②20世纪50年代以来,台湾出口产品的附加值越来越 。 ③20世纪50年代以来,台湾出口产品的劳动力投入越来越 。 3.台湾主要工业城市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试从地形、开发历史、人口、交通等角度,分析其形成因素。 4.结合课本P111图N和P112图O,思考下列问题。 (1)结合图N和图O,分析新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有利条件。 (2)比较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新竹科学园区发展的共同点。 【参考答案】 自主预习 知识点一 1.对外贸易 2.电子工业 新竹 美国 3.祖国大陆 知识点二 1.融合 2.共同利益 互动发展 和平统一 合作探究 1.台湾地肥水美,物产丰富,从基础产业到工业原料都为经济腾飞创造了有利条件;台湾是个海岛,有许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台湾人口稠密,20世纪60年代后,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大幅度提高了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这为台湾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廉价而又有素质的劳动力;台湾扩大了开放力度,吸纳了大量的外国资本,为经济腾飞提供了资金保障;为加速经济发展,台湾还建设了大量出口加工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2.(1)A ③ C ① B ② (2)高 少 3.台湾工业主要分布在台北、台中、高雄等几个位于台湾西部平原的沿海城市。这种分布特点的形成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①从地形来看,这几个城市都位于平原。平原地势平坦、土壤深厚肥沃、农业发达,这为城市的形成、工业的发展奠定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②从开发历史来看,西部与祖国大陆隔海相望,相距较近,是大陆移民首先到达、最早开发的地区。 ③由于西部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移民最先到达,因此西部开发历史悠久,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这也促进了城市和工业的发展。 ④这几个城市多为沿海城市,交通便利,尤其是海运便利,如高雄是台湾最大的港口,这为台湾原料的进口和产品的出口提供很大便利。 4.(1)大学及研究院众多,人才及智力资源密集,交通设施便利,环境优美,产业配套齐全,等等。 (2)人才密集,技术先进,交通便利,政策支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