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东南亚 第2课时 【基础达标】 1.元旦前后,某代表团赴东南亚观光考察。下列物品中,没有必要携带的是 ( ) A.雨伞 B.御寒衣物 C.地图 D.防晒霜 2.下面农产品中,可能产自东南亚的是 ( ) A.小麦 B.苹果 C.杧果 D.梨 3.春节期间,张林和父母一起赴东南亚旅游。下列关于他在旅途中的见闻,与事实不符的是 ( ) A.在马来西亚,汽车一直奔驰在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上 B.在新加坡能见到很多中国餐馆 C.泰国有大面积的橡胶、油棕种植园 D.印度尼西亚部分地区几乎每天午后都会下雨 4.我国著名的“侨乡”是 ( ) A.海南和广东 B.福建和广东 C.福建和台湾 D.广东和广西 【能力巩固】 新加坡地形单一,平均海拔不足15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淡水资源严重不足。新加坡花卉业发达,产品远销欧美发达国家。读新加坡位置图和气候统计图,回答5~6题。 5.新加坡的气候特点是 ( ) A.终年高温多雨 B.终年温和湿润 C.终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 D.终年炎热干燥 6.新加坡发展花卉种植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 A.地形复杂 B.气候复杂多样 C.水热充足 D.灌溉便利 【素养拓展】 7.为探究东南亚水稻的分布及种植条件,某地理兴趣小组搜集了下面材料。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水稻性喜温、喜湿,生长需要充足的光照、热量及大量的水分。此外,平坦的地形也有利于水稻种植。水稻生产还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下方图1是中南半岛主要农作物分布图,图2为东南亚气候类型分布图。 图1 图2 (1)中南半岛的水稻主要分布在河流中下游的 (地形)和河口三角洲地区,原因是这些地区地形 、土壤 、 充足,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2)中南半岛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该气候具有全年 、一年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的特点,有利于水稻生长。 (3)东南亚人口稠密, 资源丰富,且种植水稻的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4)杂交水稻单产较高、适应性强,东南亚各国正在积极引进。请分析东南亚引进杂交水稻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 【参考答案】 1.B 2.C 3.A 4.B 5.A 6.C 7.(1)平原 平坦 肥沃 水源 (2)热带季风气候 高温 (3)劳动力 (4)提高粮食产量,增加粮食出口量,增加经济收入,等等。第二节 东南亚 第1课时 【基础达标】 1.从纬度位置看,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 ( ) A.热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北寒带 2.东南亚组成部分除中南半岛外,还包括 ( ) A.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B.马来群岛 C.马来半岛 D.阿拉伯半岛 3.中南半岛的地形和河流的分布特点是 ( ) A.大山众多,平原少 B.多高原、山地和盆地 C.平原多,山地少 D.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4.中南半岛上许多大城市都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主要原因包括( ) ①易于灌溉 ②水运便利 ③水能丰富 ④地形平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下列国家与首都对应正确的是 ( ) A.老挝—万象 B.越南—金边 C.泰国—仰光 D.缅甸—曼谷 【能力巩固】 读湄公河沿线景观图,回答6~7题。 6.比较湄公河上游与下游的水文特征,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 A.上游多急流险滩 B.上游流速更快 C.下游落差更大 D.下游江阔水深 7.造成湄公河上游与下游水文特征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气候 B.地形 C.海陆位置 D.纬度位置 【素养拓展】 8.读马六甲海峡航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马六甲海峡位于 半岛和 岛之间,沟通了 洋和 洋。 (2)从马六甲海峡往西航行,可到达亚洲的 地区、 地区和 洲、 洲;往东航行可到达亚洲的 地区和 洲、 洲、 洲。 【参考答案】 第1课时 1.A 2.B 3.D 4.D 5.A 6.C 7.B 8.(1)马来 苏门答腊 太平 印度 (2)南亚 西亚 非 欧 东亚 大洋 北美 南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