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31028

第四单元 第二章素养测评卷 (含答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日期:2025-04-04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9次 大小:36123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第四,生物,七年级,人教,学年,2024-2025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 第二章素养测评卷 (时间:60 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合计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建议每人每天奶及奶制品的摄入量为300~500克。奶制品中含有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是( ) A.蛋白质 B.脂肪 C.糖类 D.维生素 2.常吃番茄、橙子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能预防 ( ) A.夜盲症 B.坏血病 C.佝偻病 D.贫血 3.平时我们吃的食物所含的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有( ) A.糖类、蛋白质、无机盐 B.脂肪、蛋白质、维生素 C.糖类、蛋白质、脂肪 D.脂肪、糖类、水 4.妈妈从超市买回来了小麦粉、黄豆、菠菜、核桃、全脂奶粉5 种食物,下表列出了这5种食物(各100克)中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C、钙的含量。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 食物 蛋白质/克 糖类/克 脂肪/克 维生素 C/毫克 钙/毫克 ① 33.1 37.3 15.9 0 123 ② 2.6 4.5 0.3 32 66 ③ 19.9 50.5 22.3 很少 928 ④ 15.7 70.9 2.5 0 31 ⑤ 12.8 6.1 29.9 10 一 A.①———黄豆 B.②———菠菜 C.③———核桃 D.④———小麦粉 5.《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为居民健康饮食提供指导,下表中匹配关系错误的是 ( ) 选项 A B C D 种类 维生素C 维生素 D 含铁的无机盐 含碘的无机盐 缺乏时的部分表现 抵抗力下降 佝偻病 贫血 老年痴呆 6.为应对突发事件,专家建议家中需要常备一些应急物资。应急物资中的食物需满足体积小、热量高、耐储存的条件。以下食物可以作为应急物资的是 ( ) 7.在“测定几种食物中的能量”的探究实验中,小明提出的问题是“花生种子与核桃种子哪个含能量多”。下列是他制订的计划,其中错误的是 ( ) A.在锥形瓶内加入同样多的水,并插入温度计 B.实验前安装好实验装置,并测量水温 C.取一粒花生种子和一粒核桃种子作为实验材料,燃烧后比较水温升高的多少 D.重复实验3次,取平均值进行比较 8.大米和小麦被食用后,其主要成分在消化道中被分解的部位是( ) A.口腔和胃 B.口腔和小肠 C.胃和小肠 D.小肠和大肠 9.莉莉去医院检查身体时,医生对其消化道内的液体成分进行化验。根据化验结果,莉莉推测其中一份报告的液体最可能采集自小肠,判断的依据是化验成分中出现了 ( ) A.氨基酸和葡萄糖 B.蛋白质和脂肪 C.麦芽糖和蛋白质 D.淀粉和脂肪 10.下列关于消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咀嚼馒头时,口腔内有甜味是因为唾液将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 B.蛋白质的初始消化场所是胃,最终在小肠内被消化成氨基酸 C.肝可以产生胆汁,并储存在胆囊中,胆汁可以乳化脂肪 D.脂肪在小肠内被消化,最终消化成脂肪微粒被人体吸收 11.下列关于人体消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淀粉从口腔开始被消化 B.蛋白质消化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C.胆汁中没有消化酶 D.胃只有消化功能 12.如图为3种营养物质在人体消化的过程示意图,①~⑤表示消化液(⑤为肠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营养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 A.①表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B.②由胃分泌,只含分解蛋白质的酶 C.④和⑤发挥作用的主要场所是小肠 D. a、b、c主要被X 表示的大肠吸收 13.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分泌的消化液中不含消化脂肪的酶 B.②分泌的消化液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C.③分泌的消化液中不含消化脂肪的酶 D.④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14.如图是“人体消化模式图”(A代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B代表消化器官,C代表消化产物)。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若A代表淀粉,B代表口腔,则C代表麦芽糖 B.若A代表蛋白质,C代表氨基酸,则B可以代表小肠 C.若A代表脂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