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的宝岛 与祖国大陆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教案 一、新课导入 从视频资源导入,初步认识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和基本特点。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台湾省的范围、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特征,能分析台湾省各种自然地理要素间的关系,增强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的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 2.运用相关资料,知道台湾省与祖国大陆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能认识到台湾是祖国大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深刻体会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的深厚情谊。 三、学习过程 子目目录:一. 祖国的宝岛 地理位置与范围 面积和人口 自然环境 (1)地形(2)气候(3)河流与湖泊(4)植被(5)资源 子目目录:二. 与祖国大陆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 居民 文化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通过展示丰富的图片、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台湾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激发了他们对祖国宝岛的热爱之情。在讲解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传承时,引入了民间习俗、传统艺术等案例,学生理解起来较为轻松,较好地达成了让学生了解台湾与大陆文化渊源的教学目标。 范围和地理位置 祖国的 面积和人口 宝岛 自然环境 台湾省 资源 与祖国一脉相 居民 承的中华文化 文化《经济发展特点 海峡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教案 一、新课导入 从视频资源导入,初步认识珠三角的地理位置和基本特点。 学习目标 1.运用相关资料,知道台湾省的经济特点,了解台湾省经济发展历程; 2.认识促进海峡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意义,增强区域联系的意识。 三、学习过程 子目目录:三、 经济发展特点 经济发展特点 经济发展历程 贸易伙伴 高新技术产业发达 子目目录:四、海峡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借助详实的数据和案例,我清晰地阐述了台湾经济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起步,逐步向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型的历程,学生对台湾经济发展特点有了较为清晰的认知。在讲解海峡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时,通过列举两岸在贸易、投资、人员往来等方面的合作实例,有效帮助学生理解了两岸融合发展的现状与意义,基本达成了教学目标。 祖国的宝岛 与祖国大陆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 经济发展特点 台湾省 经济发展历程 经济发展特点 贸易伙伴 高新技术产业发达 海峡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课件网) 第7章 认识中国的区域 第六节 台湾省 中图版 第2课时 经济发展特点 海峡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新课导入 我们身边藏着很多的台湾制造,你都知道哪些台湾产品呢? 学习目标 1.运用相关资料,知道台湾省的经济特点,了解台湾省经济发展历程; 2.认识促进海峡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意义,增强区域联系的意识。 三.经济发展特点 1.经济发展特点 地狭人稠 对外贸易 台湾岛人口的分布 20世纪50年代以来,对外贸易一直是台湾经济发展的动力。 三.经济发展特点 2.经济发展历程 台湾进出口货物的变化 时期 进口 出口 20世纪50年代 以农业、工业原料为主 以农产品和农产品加工为主 20世纪60—80年代 以工业原料、设备为主 以工业产品为主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以消费品为主 以计算机、精密仪器等高科技产品为主 原料密集型产业 劳动密集型产业 技术密集型产业 普通工业产品 初级产品 高附加值产品 出口变化 进口变化 工业原料 农业原料 消费品 三.经济发展特点 3.贸易伙伴 对外贸易对象由欧美市场转向亚太市场,祖国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 台湾主要进出口贸易伙伴 三.经济发展特点 4.高新技术产业发达 台湾电子信息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新竹科学园区被称为“台湾的硅谷”。 四.海峡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1.现实需求 在经济全球化深化发展、两岸联系日益密切的形势下,促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是必然要求。 祖国大陆和台湾的经贸关系发展 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