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32379

1.1 种群的数量特征 第2课时 课件(共21张PPT)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2

日期:2025-04-03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4次 大小:1380446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必修,选择性,生物学,高中,2019,人教
  • cover
(课件网) 1.1 种群的数量特征 第2课时 1、能说出其他种群数量的特征。 2、能构建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逐个计数法 估算法 适用范围 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 黑光灯诱捕法 样方法 标记重捕法 适用范围 有趋光性的昆虫 适用范围 植物或昆虫卵及一些活动范围较小的动物(如蚜虫、跳蝻) 适用范围 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其他方法 航拍法、红外触发相机、分析粪便、标记声音等 --最准确 思考:根据以上东方白鹳的种群密度,你能确定2014年其数量是增加还是减少吗? 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种群的数量呢? 不确定 出生率和死亡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 年龄结构、性别比例 根据资料显示,2006~2013年期间,东方白鹳在繁殖期间分布区的数量调查,东方白鹳数量维持在150~160只。2010年以前有约20%~25%的个体参与了繁殖,2010年后该比例不断增长,至2013年约40%参与繁殖。 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但是仅靠这一特征还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二、其他种群数量特征 > 什么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 如何计算出生率和死亡率? > 出生率和死亡率如何影响种群 密度?其意义是什么? 请自主阅读教材P3 ,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1.出生率和死亡率 老鼠一年可生6-8胎,每胎能产仔5-10个,母鼠生长2个月就可生殖 东北豹一年生一胎,通常每胎产仔2~3只,幼豹2~3岁后性成熟 一般来说,繁殖能力强的种群出生率高,种群增长快。 概念: 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 例如:2023年末我国大陆人口14096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0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39‰;死亡人口1110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8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8‰。 自然增长率 = 出生率 - 死亡率 出生率>死亡率 种群密度增加 出生率=死亡率 种群密度稳定 出生率<死亡率 种群密度减少 ———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 1.出生率和死亡率 2.迁入率和迁出率 (1)概念: 在单位时间内 的个体数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 即迁入率 迁入 (或迁出) 比值 (2)与种群密度的关系: 迁入率>迁出率 种群密度增加 迁入率=迁出率 种群密度稳定 迁入率<迁出率 种群密度减少 ———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 这说明我国少年儿童的人口占比在减少,老龄人口占比在增加,我们应该关注我国人口的老龄化问题。 年龄 1990 2013 2018 0~14 岁 27.69% 16.41% 16.9% 15~64 岁 66.74% 73.92% 71.2% 65 岁及以上 5.57% 9.67% 11.9%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 任务1:根据以下数据绘制柱状图 3.年龄结构 (1)概念: 一个种群中 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各年龄期 (2)类型: A B C 老年个体数 成年个体数 幼年个体数 图1-3 种群的年龄结构的三种类型 可预测种群密度和数量的变化趋势, 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出生率>死亡率 出生率=死亡率 出生率<死亡率 但这种趋势不一定能实现。 ———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密度的大小。 .A属于增长型, C属于衰退型, B属于稳定型。 . 因为一般来说,幼年和成年个体数越多,老年个体数越少,出生率就越高,死亡率就越低,种群数量增长就越快;反之,种群数量增长就越慢,或者种群数量下降。 讨论 1.图中A、 B、 C三种年龄结构的种群 , 哪种类型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大 ,属于 增长型?哪种类型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小 ,属于衰退型?哪种类型的种群数 量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属于稳定型?为什么? 【思考.讨论】分析种群的年龄结构 老年个体数 。 成年个体数 幼年个体数 A C B 3.据统计 , 1990~2013年的24年间 , 我国0~4岁少年儿童的人口占总人口的 比例由27.69% , 下降到16.41%; 15~64岁人口的比例由66.74%上升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