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堂教学设计 【课型】 唱歌课型 【教学内容】 花城版三年级下册第5单元《感知音乐节拍(二)》第1课时《草原就是我的家+渔光曲(片段)》。 【教材分析】 《草原就是我的家+渔光曲(片段)》是花城版三年级下册第5单元《感知音乐节拍(二)》第1课时唱歌课。《草原就是我的家》是一首原汁原味的内蒙古短调民歌,内蒙古短调民歌,节拍4/4拍六声羽调式。一段体,可分为四个乐句,每个乐句由四小节组成。歌曲的旋律明快、豪放,有着进行曲雄壮有力的特点,节奏较为整齐,简单易唱。歌词表达了蒙古族儿童对草原、对家乡深深的挚爱之情。通过歌曲,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蒙古族音乐的风格特点,以及蒙古族人民的豪迈情感。《渔光曲》由安娥作词,任光作曲,创作于1934年。歌曲诞生于中国军阀混战、资本压榨和帝国主义掠夺的动荡时期,深刻反映了当时渔民的苦难生活和社会的不公。旋律抒情流畅,节奏从容舒缓,生动地描绘了渔船在茫茫大海中颠簸起伏的形象。采用三段体的结构,各段之间通过统一的节奏型和乐句引子与间奏紧密相连,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在音乐学习上展现出浓厚兴趣与好奇心,他们已初步掌握音的高低、长短等基本要素,能跟随旋律哼唱简单歌曲。部分学生展现出良好的歌唱姿势和表现力,但整体音乐素养存在差异。教学中需注重个体差异,通过多样化活动如律动、游戏等激发学生兴趣,强化音乐基础知识与技能,如识谱、节奏训练。同时,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引导他们关注音乐背后的情感与文化,促进全面发展。教师需灵活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音乐学习中获得成长。 【教学目标】 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 (一)审美感知 感受歌曲深情的情绪 (二)艺术表现 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并简单鉴赏歌曲的结构特点 (三)创意实践 能用肢体语言和乐器简单等多种形式表现音乐 (四)文化理解 通过学唱和表演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并简单鉴赏歌曲的结构特点 (二)教学难点 能用肢体语言和乐器简单等多种形式表现音乐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4/4拍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渔光曲(片段)》(书写板书《草原就是我的家+渔光曲(片段))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同学们对于本节课有一个预热的感觉,为后续引出主题奠定基础】 二、师生互动,走进音乐 (一)聆听音乐,感受情绪 教师:聆听乐曲,感受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你想象到了怎样的画面? 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教师:《草原就是我的家》是一首原汁原味的内蒙古短调民歌,内蒙古短调民歌,歌词表达了蒙古族儿童对草原、对家乡深深的挚爱之情。下面我们跟着音乐朗诵歌词 预设:朗诵 教师:歌曲的旋律明快、豪放,有着进行曲雄壮有力的特点,节奏较为整齐,简单易唱。下面再次聆听音乐,边听音乐边打节奏 预设:律动 教师:歌曲节拍4/4拍六声羽调式。一段体,可分为四个乐句,下面我们分句学唱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提问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通过初步的聆听对音乐的情绪、速度建立初步的认知,为后续的教唱奠定基础】 (二)分析音乐,表现音乐 教师:下面我们跟琴学唱第一乐句简谱 预设:学唱 教师:填词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下面我们跟琴学唱第二乐句简谱 预设:学唱 教师:填词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下面我们跟琴学唱第三乐句简谱 预设:学唱 教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