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39006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综合练习地理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4-11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3次 大小:370319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江苏省,综合,答案,试题,地理,练习
    2025届高三2月综合练习 地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6分) 2024年5月3日17时27分,搭载嫦娥六号探测器的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海南省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6月2日6时23分,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6月4日7时38分,嫦娥六号上升器携带月球背面样品自月球背面起飞返回地球。6月25日,采用“半弹道跳跃式再入”技术,通过两次再入地球大气层,成功实现了减速和稳定,最终精准地降落在预定地点———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图左示意嫦娥六号跳跃式再入返回主控点海拔,图右示意大气垂直分层的温度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6月2~4日,只利用阳光提供能源的嫦娥六号在月球表面上的三天( ) A.一直处于月球的白天 B.一直处于月球的夜晚 C.经历了三个月球昼夜 D.白昼温度低于地球 2.从嫦娥六号发射到成功返回着陆的时段内( ) A.南极极夜范围逐渐扩大 B.地球公转速度先变快,后变慢 C.北半球太阳活动逐渐增强 D.海口正午日影变短→变长→变短 3.返回的嫦娥六号从第一次切入大气层到成功着陆的过程中,穿过大气层空间的温度升高了( ) A.2次 B.3次 C.4次 D.5次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小题。 4.比较甲、乙两地气候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乙地降水季节变化幅度比甲地大 B.甲地冬季降水大于乙地夏季降水 C.气温年较差甲地大于乙地 D.年平均气温甲地大于乙地 5.关于甲、乙两地降水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降水多时,与西南季风有关 B.乙地降水多时,与东南信风有关 C.两地降水少时,与副热带高压有关 D.两地降水多时,与风带移动有关 凌汛是冰凌堵塞河道,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水文现象。近年来,得益于刘家峡水库强大的调蓄能力,黄河上游宁夏段凌汛得到较大缓解。下图为黄河上游刘家峡水库位置图及多年平均各月蓄水变化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据图判断,刘家峡水库为防凌开闸放水和蓄水总量最少的月份分别是( ) A.11月、5月 B.11月、6月 C.1月、5月 D.1月、6月 7.刘家峡水库对其下游地区防凌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 A.下泄水温较低,推迟封冻时间 B.下泄水温较低,延长封冻长度 C.下泄水温较高,缩短封冻长度 D.下泄水温较高,提前封冻时间 8.为发挥刘家峡水库的防凌作用,合理的调蓄方案是( ) A.开河期减小泄水量 B.冬半年加大泄水量 C.封河前减小泄水量 D.封河期加大泄水量 在福建省冠豸山国家地质公园,有一座海拔500m,宽度15~20m,与两侧谷地相对高度约100m的板状丹霞峰墙,由硅质砂岩组成,其风化物具有很好的吸附性,山体裂隙发育典型,山顶有两处凹穴,这两处凹穴底部布满厚厚的淤泥,并且常年积水,不涸不溢,清澈见底,被称为冠豸山“天池”。 当地客家人“走古事”等传统风俗仍保留至今。完成下面小题。 9.推测这两处“天池”常年积水,不涸不溢的原因( ) ①山地辐射冷却,云雾较多,蒸发弱 ②有地下水补给 ③“天池”周围山体裂隙发育,利于雨季多余池水排出 ④天池底部有一层较厚的淤泥,能阻挡池水下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这两处“天池”中的水清澈见底的主要原因有( ) ①水源干净 ②有SiO 颗粒吸附杂质 ③海拔较高 ④面积较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1.当地传统风俗保留至今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区较封闭,受外界影响小 B.文化传承保护意识强 C.便于发展旅游业,增加收入 D.当地政府的正确引导 福建历史时期人口迁入频繁,传统村落以明、清时期为主,背山面水选址,保存较为完整。福建省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应基于自身的山水资源禀赋和地理人文底蕴特点以及生态环境优势和沿海优势,积极寻求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结合点,达到双赢。下图示意福建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