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49.9 新中国成立 56底 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 恢复时期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78.12 66 全面建设 社会主义时期 76.10 十年文革时期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徘徊时期 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第28课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课程标准】 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综合国力及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认识“一国两制”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重大意义。 1997年7月1日 香港顺利回归 利比亚撤侨 一、新时代的大国面貌: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1.20世纪80年代: ⑴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⑵“七五”计划完成,提前实现了第一步战略 ⑶科学技术多个领域取得新成就 ⑷重大工程建设:1991年秦山核电站 1983年“银河-I” 1988年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秦山核电站 一、新时代的大国面貌: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2.20世纪90年代: ⑴取得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一系列重大斗争的胜利 ⑵九五”计划完成:实现了第二步战略目标 ⑶科技事业取得巨大成就 ⑷重大工程建设: 1999年神舟一号 1999年“神威I”计算机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 青藏铁路 一、新时代的大国面貌: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3.21世纪初(到2011年): ⑴成功应对各种风险和困难: 战胜非典(2003年) 汶川抗震(2008年) (2008年以来) 一、新时代的大国面貌: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3.21世纪初(到2011年): ⑴成功应对各种风险和困难: ⑵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 一、新时代的大国面貌: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3.21世纪初(到2011年): ⑴成功应对各种风险和困难: ⑵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 ⑶国家出台一系列改善民生措施: ⑷科技领域的成就: 2006年,国家取消农业税; 全民医疗保障体系初步形成;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 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 "神舟五号”首次载人飞行 “神舟七号”航天员首次太空漫步 “嫦娥一号”首次完成绕月探测 到2011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大国,计算机等电子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互联网网民数量居世界第一。 21世纪初,我国实现了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战略目标,21世纪前10年,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人民生活得到很大改善,人民产生了更高层次的需要。这说明我国( ) A.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胜利 B.经济建设持续推进的重要性凸显 C.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 D.已经实现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21世纪以来,我国在重要科学前沿和战略必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下列成果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 A.成功爆炸了原子弹、氢弹 B.研制成功第一台亿次巨型计算机 C.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对撞成功 D.“神州五号”飞船首次实现载人航天飞行 巩固练习 B D 下表为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些数据。这些数据总体上展现了我国( ) A.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B.文化事业迅速发展 C.科技创新不断进步 D.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2006年到2010年,全国财政收入从将近4万亿元增长到8万亿元。在财政“蛋糕”不断做大的同时,“蛋糕”分配结构也在明显调整。观察下图,其可用于说明( ) A.教育要求突出其公益性 B.政府加强对教育的管理 C.教育发展需要财政支持 D.国家重视解决民生问题 巩固练习 B D 国内生产总值 民生保障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科技创新 超过126万亿元,增长5.2%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1%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 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前沿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202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23年新一轮机构改革中央层面基本完成,地方层面有序展开。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