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章 染色体与遗传 一、单选题 1.下图为蝗虫(2n=12)体内一个减数分裂I后期细胞的局部示意图(图中只显示其中2条染色体),细胞另一极的结构未绘出,已知该动物的基因型为AaXBY(只考虑一次变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萨顿通过对蝗虫减数分裂过程的研究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这一假说 B.图示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和DNA数均减半 C.图示细胞经过分裂能只能得到3种配子 D.将该细胞染色体的DNA全部用H3标记,在不含H3的培养液中培养,完成2次分裂后,则子细胞中最多有3条含放射性的染色体 2.鸟类为ZW型性别决定方式,彩虹鸟具有红头和黑头两个品种,头的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这两种彩虹鸟杂交后,会出现基因不相容的现象,导致后代在孵出后的成长过程中死亡率明显高于正常值(雄幼鸟高出40%,雌幼鸟高出80%)。现有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人工杂交实验一和实验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实验一: 亲代组合 纯合红头雌鸟×纯合黑头雄鸟(100对) 后代表型 红头雄鸟 红头雌鸟 黑头雄鸟 黑头雌鸟 F1幼鸟数量(只) 560 0 0 140 实验二:科学家用颜料将一部分红头鸟的头涂成了黑色(假黑头),将一部分黑头鸟的头涂成了红色(假红头) 红头 黑头 假红头 假黑头 红头 49% 82% 78% 52% 黑头 80% 46% 49% 78% 假红头 51% 79% 76% 47% 假黑头 74% 48% 53% 81% A.据杂交实验结果解题思路,R/r位于Z染色体上,其中红头为显性 B.F1中雄幼鸟远多于雌幼鸟,有利于双亲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存活率更高的雄幼鸟身上 C.根据实验二结果可以推测父方彩虹鸟具有根据配偶相貌来控制的后代雌雄比例的能力 D.如果将实验一中F1代存活下来的红头鸟染成黑头,黑头鸟染成红头后,再将假黑头和假红头相互杂交,则F2代中刚孵出的幼鸟基因型及其比例应为ZRZr:ZRW:ZrW:ZrZr=1:1:1:1 3.某养鸡场饲养的芦花鸡,雌性和雄性个体数的比例为1∶1,处于遗传平衡。研究发现患甲病的个体易被鸡瘟感染,雌性个体中有1/10患甲病(由Z染色体上h基因决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种群h基因的频率是5% B.该种群有5.5%的个体患甲病 C.若随机交配,纯合子基因型频率会增加 D.若鸡瘟使雄性个体减少10%,H基因频率不变 4.某种动物(2N=6)的基因型为AaBbRrXtY,其中A、B在一条常染色体上,R、r在另一对常染色体上。该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甲、乙、丙、丁四个精细胞,甲和乙来自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丙和丁来自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已知甲的基因型是AbRXTY,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产生甲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II后期含8条染色体 B.乙的基因型是一定是ABRXTY C.丙含有3条染色体 D.丁的基因型可能是abR 5.某男性(XDY)患有抗维生素D佝偻病,他的致病基因来自( ) A.父亲 B.母亲 C.父亲和母亲 D.无法确定 6.减数分裂过程中,每个四分体含有染色单体的条数是( ) A.1 B.2 C.3 D.4 7.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单基因遗传病,某家族成员的患病情况如图所示(不考虑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B.I-3为纯合子,Ⅱ-3为杂合子 C.Ⅱ-1和Ⅱ-2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为1/4 D.Ⅲ-3和Ⅲ-4个体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5/9 8.如图为某家系遗传病的遗传图解,该病不可能是( )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D.细胞质遗传病 9.某同学对二倍体生物的遗传稳定性和多样性原因进行综合概括(见表),其中表述有误的是( ) 过程 遗传稳定性 遗传多样性 配子形成 ①减数分裂使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减半,且每个配子含一整套同源染色体 ③减Ⅰ前期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减Ⅰ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受精作用 ②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恢复成体细胞中的数目 ④精子和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