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基因突变可能引起性状改变 一、单选题 1.B基因在人肝脏细胞中的表达产物是含100个氨基酸的B-100蛋白,而在小肠细胞中的表达产物是由前48个氨基酸构成的B-48蛋白。研究发现,小肠细胞中B基因转录出的mRNA靠近中间位置某-CAA密码子上的C被编辑成了U。以下解题思路推理错误的是( ) A.B-100蛋白前48个氨基酸序列与B-48蛋白相同 B.B-100蛋白和B-48蛋白的空间结构不同 C.肝脏和小肠细胞中的B基因结构有差异 D.小肠细胞中编辑后的mRNA第49位密码子是终止密码UAA 2.研究人员对数百种拟南芥植株的测序揭示了超过100万个突变,这些突变表现出一种与预期相反的非随机模式,即一些基因不容易突变而一些基因容易突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拟南芥生长发育的任何阶段 B.基因突变属于可遗传变异,一定传给子代 C.基因突变一定会使生物产生适应环境的新性状 D.若发生基因突变,则其表达的蛋白质也会发生变化 3.囊性纤维病是由编码细胞膜上CFTR蛋白(主动转运氯离子的载体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引起,该突变使得CFTR蛋白在第508位缺少了苯丙氨酸,进而导致氯离子运输障碍,使得离子在细胞内积累。下列有关该病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病体现了基因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B.CFTR蛋白缺少了苯丙氨酸说明编码的基因可能发生了碱基对的缺失 C.编码CFTR蛋白的基因存在多种突变形式,体现了基因突变的随机性 D.氯离子在细胞内积累会导致细胞内液渗透压上升致使细胞排出水分子受阻 4.下列有关细胞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癌变的本质是抑癌基因突变为原癌基因 B.原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能抑制细胞正常的生长和增殖 C.人和动物细胞的DNA上都存在着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D.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是因为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 5.从自然界中的生物体内分离得到的天然酶,在工业生产环境中催化效率往往较低。科研人员通过下图所示的流程改造天然酶,以改进酶的功能。对这一改造过程的解题思路,不合理的是( ) A.①过程产生的基因突变是随机的 B.②过程中受体菌应处理为感受态 C.③过程筛选突变酶依赖于抗生素 D.多次重复循环导致酶的定向进化 6.半乳糖血症是F基因突变导致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研究发现F基因有两个突变位点I和II,任一位点突变或两个位点都突变均可导致F突变成致病基因。如表是人群中F基因突变位点的5种类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类型突变位点 ① ② ③ ④ ⑤ I +/+ +/- +/+ +/- -/- Ⅱ +/+ +/- +/- +/+ +/+ 注:“+”表示未突变,“-”表示突变,“/”左侧位点位于父方染色体,右侧位点位于母方染色体 A.若①和③类型的男女婚配,则后代患病的概率是1/2 B.若②和④类型的男女婚配,则后代患病的概率是1/4 C.若②和⑤类型的男女婚配,则后代患病的概率是1/4 D.若①和⑤类型的男女婚配,则后代患病的概率是1/2 7.基因A、B、C、D、E、F是位于果蝇2号染色体上位置很近的6个显性基因,科研人ESMB员通过人工诱导显性纯合体的2号染色体,使某一部分结构缺失,获得了四种缺失突变体,四种突变体分别与基因型为aabbccddeeff的个体杂交,突变体1的子代表现出a、c、f三种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突变体2的子代表现出b、c、f三种隐性探讨6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可能排序基因控制的性状;突变体3的子代表现出a、d、e、f四种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突变体4的子代表现出d、e两种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据此推测,这6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顺序可能为( ) A.BCFAED B.DEBFCA C.CAFEDB D.ACFBDE 8.研究人员对数百种拟南芥植株的测序揭示了超过100万个突变,这些突变表现出一种与预期相反的非随机模式,即一些基因不容易突变而一些基因容易突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拟南芥生长发育的任何阶段 B.基因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