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三单元 我们的公共生活 第10课《爱心的传递者》 第1课时 爱心的传递者 01 教学目标 02 新知导入 03 新知讲解 04 课堂练习 05 课堂小结 06 板书设计 01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无直接关联,但隐含在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中。 道德素养:培养学生具有同情心、乐于助人的道德品质,懂得关心他人、帮助他人。 法治观念:无直接关联,但爱心传递与法治社会的和谐氛围相辅相成。 健全人格:通过爱心传递活动,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责任感,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 责任意识:强调作为社会成员,每个人都有责任传递爱心,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思考并讨论小明为什么能够成为爱心的传递者,引出爱心的含义和重要性。 02 新知导入 让我们一起思考,为什么小明能成为爱心的传递者呢?因为爱心就是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它像阳光一样温暖人心,让世界更美好。小明懂得了这份力量,所以用行动传递爱,让周围的人都感受到了温暖与快乐。 03 新知讲解 第一模块:爱心的传递者 生活中处处有爱心。我们都得到过别人的关心、帮助,我们也应该关心、帮助别人 我们一起走吧。 我来帮您开门。 用我的吧。 糟了,我忘带彩笔了。 老爷爷,您请坐! 说一说,你得到过别人什么关 心或帮助?你当时有何感受呢? 有一次我摔伤了膝盖,疼得直哭。这时,一个高年级的大哥哥跑过来,轻轻帮我擦药,还安慰我别怕。我当时心里暖暖的,觉得特别感动。他的关心让我知道,身边总有善良的人在默默帮助我们。 回想一下,你曾经给过别人什么关心或帮助? 回想起那次,我看到同桌小明因为生病而难过,我主动帮他收拾书包,还把自己带的热果汁给他喝,告诉他要多喝水,好好休息。看着他感激的眼神,我心里暖洋洋的,原来帮助别人是这么开心的事! 因为家离学校比较近,杨帆每天早上都能很早到教室。他进教室后会把门窗都打开,让教室里的空气充分流通,并把地上的纸屑扫干净。到了冬天,杨帆会早早打开楼道里的饮水机,等同学们来后就可以喝上热水。放学后,杨帆经常主动留下来帮助值日生打扫卫生,再和大家一起开心地回家。时间长了,同学们都称杨帆是“班级小雷锋”,也很愿意和他交朋友。 早上,张路会灌上满满一大瓶纯净水带到学校去。妈妈问他:“你带这么多水,那么沉,能喝完吗?”张路说:“最近,我们班正为足球赛做准备,到了下午,男生们踢过足球后特别渴,总是买矿泉水有点浪费,我看见好几个同学就着水龙头喝水,很不卫生。我想从家多带点水,大家一起喝。” 在你的身边有这样乐于关心或帮助别人的同学吗? 在你身边有这样乐于关心或帮助别人的同学吗?当然有啦!小明就是我们班的热心肠,每当有人遇到困难,他总是第一个伸出援手,无论是借笔还是帮忙打扫卫生,他都乐此不疲。有这样的同学在身边,真是一件温暖又幸福的事情呢! 怎么突然下这么大的雨啊! 大嫂,赶快给孩子披 上吧!别让孩子受凉了。 你还知道雷锋叔叔哪些乐于助人的故事? 你还知道雷锋叔叔哪些乐于助人的故事吗?比如,他曾冒雨送孩子回家,不顾自己淋湿;还常常利用休息时间,帮老人挑水、劈柴。雷锋叔叔总是默默付出,用行动传递着爱与温暖,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活动园:结合本地的情况,开展一次献爱心活动。可以开办“跳蚤市场”活动,把自己闲置的物品拿到学校里义卖,将得到的钱捐给当地的孤儿院或需要救助的人。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举办一场“爱心跳蚤市场”!带上你的闲置宝贝来学校,用它们传递温暖。每一份义卖所得,都将化作爱心,捐助给本地的孤儿院和需要帮助的人。小小善举,大大爱心,让我们共同点亮希望之光! 05 课堂练习 单项选择题 1.以下哪种行为是传递爱心的表现? A. 看到同学摔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