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九年级语文下册 表,我国古代的一种特殊文体,也是封建社会臣子对皇帝 有所陈述、请求、建议时用的一种文体。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 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李斯 《谏逐客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分成章、奏、表、议四小 类。“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文 心雕龙》)《出师表》是出兵打仗前,主帅给君主上的奏章。 这种表,或表明精忠报国之心,或献攻略之策。 文体知识 知识备查 诸葛亮(181 — 234),字孔明,琅琊阳都 (今山东沂南)人。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曾隐居隆中,被称为“卧龙”。刘备三顾茅庐, 他向刘备提出占据荆、益两州,联合孙吴抗曹, 鼎足立国之策,即“隆中对”。从此成为辅佐 刘备的主要谋士。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 书》等。著有《诸葛亮集》。 作者介绍 知识备查 知识备查 肯景负料 诸葛亮这篇表文写于蜀汉建兴(后主刘禅年号)五年(227年) 第一次出师伐魏之前。当时蜀汉已从犹(xiāo) 亭(现在湖北宜都) 战役的惨败中恢复过来,既与吴国通好,又平定了南方的叛乱, 所以诸葛亮决定北上伐魏。刘禅昏弱,使诸葛亮在劳师远征之际 深怀内顾之忧,因此,临行前上此表文,给刘禅以告诫和劝勉。 希望刘禅任用贤臣,采纳忠言,赏罚分明,以使国内政治修明, 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以实现先帝的“北定中原” “兴复汉室” 的宏大理想。 出师表 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 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 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 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 xíng háng 性行淑 均 行阵 gōng wěi 躬耕 猥自枉屈 wèi bì quē 以遗陛 下 裨补阙漏 zhì zāng pǐ 陟罚臧否 fěi 妄自菲薄 zhǎng 长史 tuí 倾颓 yī 费祎 bì 疲弊 cú 崩殂 读 读 huán 桓 预习检查 sù nú rǎng fèn 夙夜忧叹 驽钝 攘除 职分 zhào 诹 遗诏 zhēn zhuó 斟 酌 jiù 以彰 预习检查 其咎 zi 咨 zhāng 口结合注释,读懂课文大意。 指帝王之死。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 指三国时期蜀汉的创建者刘备,221—223年在位。 确实,的确。 结构助词,的。 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时 候 。 先帝开创大业未完成一半,竟中途去世。如今天下分 成三国,(我)益州地区人力疲惫,民生凋敝,这真是处 在万分危急、存亡难料的时候。 译 文 连词,连接上句, 懈怠。 朝廷。 这里指疆场。 表示推论原因。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 追 念 。 特殊的礼遇。 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但是,朝廷上侍奉守卫的臣子不敢稍有懈怠,疆场上忠诚 有志的将士舍身忘死地作战,这都是追念先帝的特殊的礼 遇,想报答给陛下的缘故。 译 文 扩大皇上听闻(的范围)。意思是要 后主广泛听取意见。 开张,扩大。 发扬,扩展。 随意地看轻自己。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 连词,表目的,来。 发扬光大。 连词,表结果,以致。 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说话不恰当。 引喻,称引、譬喻。失义,不合道理。 美德,振奋志士们的勇气,不应随意地看轻自己,说话 不恰当,从而堵了忠诚进谏的道路。 译 文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晋升、处罚,赞扬、批评,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丞相 府中而)不同。 陟,提拔、晋升。臧否,赞扬和批评。 异同,这里指不同。 皇宫和丞相府中,本都是一个整体,晋升、处罚,赞 扬、批评。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丞相府中而)不同。 指皇宫和丞相府中。 做奸邪事情,触犯科条。 负责专职的官员。判定,评定。 显示,显扬。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以昭陛下平 动词 ... ...